正在为测试者做中医全身调理

通过触控屏幕

可以看到实时数字化识别的人体

及全身经络

秒开中医诊疗处方中医机械人理解一下

……

走进北京经开区锋创科技园

在中科尚易康健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科尚易)

的实验室看到了这样的神奇一幕

△北京经开区企业自主研发中医经络调理机器人,实现中医手腕的数字化、标准化、流程化。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中医经络调理机器人,用AI和机器人技能实现中医非药物疗法的科技化传承,实现中医手腕的数字化、标准化、流程化。
”中科尚易联合创始人、总经理黄金丽说。
今年10月,公司研发的SY-2型中医经络调理机器人获批中医行业首个“创新医疗东西”资质认证。

从无到有

用科技传承中医

“从提交申请到通过认证不过几个月,但这条研发之路,中科尚易却走了10年。
”黄金丽指着公司陈设的一代代产品说。
早在2011年,中科尚易创始人身患疾病,通过一套特色中医经络疗法得以规复康健,便想以设备化的方法传承和推广中医技艺。

从可穿着产品观点到人手替代核心部件,在技能研发的道路上不断积蓄履历,中科尚易在2014年正式成立,研发方向也锚定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技能领悟上。
近十年间,从SY-1单臂机器人到SY-2双臂机器人,再到SY-3“上医1号”旗舰型机器人,产品逐渐从实验室走向产品化,技能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随着研发团队的不断壮大,还吸引到多位中医专家作为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顾问,进一步强化产品与临床的适用性研究。
黄金丽说:“这么多年来,我从兼职创业到全职创业,能坚持下来的最大缘故原由,源于我也亲自体验过这套疗法的益处,希望更多人能够受益。

从3天到1秒

占领核心技能

在研发过程中,技能团队紧张面临两个难题:怎么完成手腕替代?怎么让机器像人一样知道“推拿”哪里?结合柔性机器人技能,他们不断试验迭代,研发出适宜替代人手的核心部件——多物理场调节头,仿照人手的触感和手腕,能够实现高频激振、磁场和热场合一。

但要想实现产品智能化,绕不过一个关键的技能问题——视觉系统开拓。
“开始阶段,我们依赖人手拖动的办法进行关键点位信息采集,精确提取一个人全身的经络路径须要3天;后来通过自动定位提取,韶光缩短到20分钟;现在,已经能达到1秒完成个性化扫描和处方路径方案,并将数据反馈给双臂机器人,30分钟就能完成一次调理。
”黄金丽说。

目前,中科尚易已经步入产品化坦途。
SY-3产品完玉成功能开拓和验证,注册认证程序已经启动。
同时,为持续激活创新基因,中科尚易开启新一代视觉技能的布局和储备,今年9月又和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高速电路与神经网络实验室互助,建立了中医AI视觉技能联合实验室。

从产品到平台

产学研互助赋能

中科尚易自2019年迁至经开区以来,受区内生物技能与大康健家当、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家当环境的滋养,在技能创新方面深耕细作,同时受益于园区所供应的中试环境、对接手事等便利条件,已取得国家高新技能企业和中关村落高新技能企业资质。

在今年10月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康复赞助用具家当创新大会上,中科尚易自主研发的这台机器人被很多人称为“有大脑、有眼睛、有手”的中医机器人,自动完成处方路径方案和治疗。

“为了让产品更好地落地,加速技能创新在中医行业的运用,公司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都城医科大学北京中医医院等建立了临床互助。
”黄金丽说。
希望通过产学研医用互助的办法,不断完善具备产品落地核心竞争力的人体三维经络特色视觉追踪运用技能。
未来,中科尚易还将推出系列化产品,布局医疗和康养机构,进军家庭市场,打造中医大数据疗法共享平台,让“大家享有中医药做事”。

:孙艳平

拍照:孙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