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家当发展条例》经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这将是全国首部促进人工智能家当发展的省级地方性法规。

人工智能是事关未来竞争力的“硬科技”,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家当之一。
近年来,上海人工智能家当规模从2018年1340亿元提升到3056亿元,家当人才从2018年10万提升到23万。
高性能云端演习芯片等24块“智能芯”流片量产,亚洲最大AI算力中央启动运营,环球首款AI研发乳腺癌新药进入临床等,创新策源不断取得新打破。

这次通过的这部立法,将为上海人工智能发展供应持久有力的保障。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阎锐先容,《条例》根据上海市人工智能家当发展特点和上海实际,立足于促进法的基本定位,看重创新性和引领性,将采纳各种勉励方法推动人工智能家当高质量发展。

上海立法促进人工智能家当成长允许试错打造上海标准

《条例》除了明确了各级政府及干系部门在促进人工智能家当发展中的详细职责以外,还明确设立“市人工智能计策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将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其他组织等专家组成,为家当发展中的重大计策、重大决策供应咨询见地。

这部法规将大力鼓励人工智能领域市场主体积极创新。
在第一章总则中,明确“本市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各项创新活动,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本市干系规定明确禁止事变除外”。

而且,《条例》还规定了市有关部门可以就人工智能家当发展过程中的轻微违法行为等制订依法不予行政惩罚清单。
许可试错,也将使科学家在该领域的探索更加大胆,引发创新活力。

《条例》环绕增加人工智能创新的源头供给,促进开源共享,提升持续创新能力。
比如,聚焦算力、算法、数据三大基本要素,加强算力根本举动步伐方案,推进公共算力资源平台培植,保障中小企业得到普惠的公共算力;推动算法模型交易流利,加强对算法模型的保护;突出人工智能领域高质量数据集培植,扩大面向人工智能家当的公共数据供给范围。

同时,《条例》明确加强根本理论和关键共性技能的研发、鼓励跨学科交叉领域研究;推动干系国家实验室、重大科研平台等创新发展;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大型科学仪器举动步伐开放共享;推动科研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办法改革、探索授予科研职员人工智能领域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者长期利用权等。

《条例》还将鼓励打造“上海标准”。
根据法规,上海将支持本市人工智能企业与干系行业组织在人工智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订中发挥引领浸染。
个中明确,符合海内领先、国际前辈哀求的,可以在标准文本上利用人工智能“上海标准”的专门标识。

通过支持人工智能核心家当发展,《条例》强化人工智能企业集聚,推动人工智能家当整体创新打破,包括突出人工智能软硬一体化生态培植,加强龙头企业、创业企业造就,带动家当链高下游协同发展,以及加大资金支持、强化人才勉励与保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环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城市生活品质和当代化管理能力,《条例》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在经济、生活、城市管理等领域规模化运用。

此外,《条例》还明确了人工智能家当发展干系行为底线、伦理规范,明确干系主体开展人工智能研发和运用,应该遵守法律、法规规定,增强伦理意识,保障人工智能家当康健、安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