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阿里巴巴设计委员会理事长
6月28~29日,D20环球设计院长峰会(简称D20峰会)在杭州阿里巴巴环球总部召开。作为首个AI设计主题产学峰会,约请了来自国内外20多所设计院校的院长,和来自AI家当、设计行业的代表,共同磋商“AI时期的设计”如何更好地连接“产”和“学”,更好造就出面向未来的数字化设计人才。D20峰会现场,阿里国际AI Business和阿里国际设计联合研发的“AI+设计”深度领悟产品“堆友”正式发布教诲版。“比较‘会做设计的AI’,我们更应关注‘会用AI的设计师’。”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副总裁、阿里巴巴设计委员会理事长杨光先容说,堆友教诲版是为广大院校供应定制开拓的AI设计传授教化管理平台,一站式办理AI设计的模型需求、工具需求、传授教化需求、算力需求等,让老师和学生一起“跑步进入AI时期”。
杨光作为中国第⼀代互联网电商设计师,专注于互联⽹产品设计、品牌设计、做事体验以及智能化设计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他所在的设计团队做事于环球亿万消费者。他⾸先提出智能设计的观点,引领⾏业设计数字化发展。⾸创⿅班智能设计平台,⿅班在当年“天猫双11”期间⽣成1.7亿张海报,流量效率提升100%。⿅班累计做事400万商家,成为阿⾥巴巴电商根本举动步伐之⼀。此外,杨光还带领阿里巴巴设计委员会成员团队开拓了很多极具行业影响力的设计数字化、设计普惠干系创新,如超过500万次下载的首款环球免费可商用字体“阿里巴巴普惠体”、累计20万人次参与的设计家当盛会“U设计周”等。
“AI技能的迭代,层出不穷,从大模型,到运用、生态,再到智能体、机器人。但演习AI的是人,利用AI的是人。设计人才,是我们这些人在AI时期,真正能影响、该卖力的部分。”
——杨光
《设计》:这次D20 环球设计院⻓峰会,以“AI 时期的设计”为主题,深度挖掘和连接设计的“产”与 “学”,阿⾥巴巴设计的“产”“学”结合有哪些详细实践及方案?“产”“学”结合会让阿⾥、⽣态伙伴及⾼校多⽅在哪些⽅⾯获益?
杨光:做D20最大的初衷是希望把学校跟企业之间的人才标准打通,直白点儿说便是学校培养的人才企业可以直接用。现实情形是,多数高校的人才发展体系、能力标准制订与企业所需有一定的间隔。举个例子,比如现在高校设计类专业的学生还要学平面构成、点线面素描,有些院校的平面设计教材可能还是几十年前的。这不符合时期所趋,培养学生必要的审美和专业技能之外,短缺了看天下、当作长的眼力。
既然阿里巴巴设计在这个行业里有一定的影响力,已经做了多年U设计周、D20,我们就有责任去推动这个事情的发展。以是我们设想通过D20这个介质把院校和企业之间人才的标准体系打通。此前我们考试测验过多次但不是很成功,由于不管是设计模式还是设计流程或是新技能的发展都还没有让大家有刺痛的觉得。
如今AI时期到来,我相信大家也会有这样的体感,老师教的东西学生半信半疑了,譬如学生创造用AI生图又快又好,那么就会质疑,老师教的“传统设计”有什么用?这种老师不知道该怎么教,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学的现状实在也是一个契机,匆匆使大家更快地把人才标准打通,以是D20这个场子就成型了。但这个场子不能是独立的,内核须要一个平台来支撑。
AI时期的设计重塑,离不开平台的技能能力、运用处景和生态培植。技能给运用供应能力支撑,运用又为技能供应落地场景;生态帮助运用持续创新,而运用把履历反哺生态;技能为生态里的设计师供应新的工具,生态里的设计师为技能创新供应专业输入。
对付双方的需求,我认为有三要素。首先设计类院校须要技能支持,像算法算力和数据方面,特殊是设计类院校,并没有很强的自研能力和外部资源支持,这方面企业就可以给院校供应支撑,供应AI算力和实操能力培训等,实现深入的系统化的学习。第二个要素便是人才标准,企业须要和院校一同来制订AI时期的设计人才标准。有了标准,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就更有针对性,更便于学生未来在就业上和企业的需求更匹配。第三个要素是高质量的培训。阿里这样的平台有任务有责任输出优质的认知,给喜好做设计的从业者们供应真正有代价的AI设计培训。
有了和高校老师共同制订的人才标准,强大的平台技能能力,以及高质量的AI培训,相信设计师一定能从中得到强有力的专业支撑。
AI技能的迭代,层出不穷,从大模型,到运用、生态,再到智能体、机器人。但演习AI的是人,利用AI的是人。设计人才,是我们这些人在AI时期,真正能影响、该卖力的部分。
《设计》:请先容下阿⾥巴巴设计委员会。
杨光:2016年到2022年,阿里提出“大中台小前台”的计策,把技能能力、设计能力整合在一起,为各个业务供应专业能力输出。当时阿里设计团队是基于技能线下面的一个团队,支撑阿里所有业务的设计需求,由我来管理,可以理解为设计中央,分为不同的设计板块,支持不同的业务。从2023年开始,阿里进行多元化管理,各公司拥有自己的设计团队和技能团队,跟垂直业务团队形成更灵巧高效的协作模式。
阿里巴巴设计委员会是一个官方认可的半官方民间组织,把各个业务板块里的设计团队拉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组织。我担当阿里巴巴设计委员会的理事长。这个委员会涵盖了阿里系业务设计团队,也包括蚂蚁设计团队在内的2000多名设计师。这个组织的事情紧张是协同集团所有的设计团队,做人才的盘点,能力的拉通,规则的制订等。我们基于这个委员会做了很多关于横向专业影响力的事情,像U设计周和D20的发起者都是阿里巴巴设计委员会。
阿里巴巴设计委员会发展到本日,基本上算是一个做事业务的专业横向组织,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我们公司里的一个民非组织。
D20环球设计院长峰会由阿里巴巴设计委员会发起,连续三年调集20所重点设计院校的院长们,聚焦设计、教诲与科技的领悟,面向未来,培养家当须要的设计人才。符合时期须要的设计人才,通过AI的运用,能为高速发展的业务带来新的驱动力,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和商家的经营效率。
今年D20,我们不仅约请了院校,同时我们在五大领域,三大场景,基于阿里、蚂蚁平分歧的业务团队的设计师,在各个领域通过AIGC在业务当中的最佳实践设计,把这些分享给大家。实在“专业分享”一贯是我们阿里巴巴设计委员会的优秀传统。我们乐意把这家企业,把我们的想法充分地在这个平台当中,跟我们的设计生态,所有的设计学生、老师从业者来进行分享,共同磋商AI在业务当中该当如何的运用。
AI时期的设计离不开平台
《设计》:作为中国第⼀代互联⽹设计师,您⻅证了互联⽹给中国设计带来的哪些重⼤变⾰和⾥程碑式事宜?
杨光:我2005年参加事情就在阿里,我是交互设计出身,进阿里的岗位是交互设计师,一贯在电商领域深耕,我该当算是第一代互联网电商设计师。
互联网设计师是伴随着电商业务发展起来的,“电商”和“设计”是我身上的标签,以是从我的角度能够体会到,设计伴随着电商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带来的不同代价。
电子商务刚兴起时,很多商家对互联网还不是很信赖,都是试试看的态度,只是将其作为一个宣扬的渠道,积攒流量和用户。以是那个时候阿里更强调的是平台体验,让商家能更好地入驻,让用户能更好地找到商品。以是那个时期的设计,更强调基于平台的交互体验和用户为中央的设计理念。
随着互联网电商的日益成熟,大量的商家和消费者已经把它当作日常事情生活的一部分,大量的交易、商业活动都发生在互联网当中,电商平台已经被看作是品牌宣扬的阵地,以是阿里开始做双11、618等营销大匆匆。越来越多的商家乐意把广告费花在电商平台上,这种形势下,互联网设计的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哀求设计师在平台体验设计的根本上做更多的创意设计、内容设计,帮商家提升品牌影响力。
当商家开始把电商平台当作品牌的紧张阵地之一,全社会对互联网已经完备接管,电商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包括直播电商、货架电商在内的各种业态层出不穷。各平台的界面设计逐渐趋同。商家面临的新寻衅在于回归商品供应链能力,对商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哀求,互联网电商设计也随之进入第三阶段——关注商品创新,在互联网大数据时期做出用户喜好的产品。
总结起来,这三个阶段分别是:体验创造,内容创意,商品创新。到了AI时期,用户的认知体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未来可能会涌现不同的终端,不同的入口,不同的信息架构形式,现有的各种模式将来可能都会被重塑。我们正在考试测验构建AI语境下的用户多模态体验模式,根据其不同的技能背景、趋势、发展状态,设计必将以技能和业务的发展为参数而演化。
《设计》:在 AI 赞助设计的时期,设计师该当如何保持其独特性和创意性?您认为设计师须要节制哪些新的技能或知识来适应这种变革?
杨光:AI和设计师是彼此相互影响的。在模型演习的过程中,很多设计师把自己的创意喂给AI,那么到底是AI学人还是人学AI?这就很模糊。但是我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不雅观点,人类探索新事物、创新的理念和希望是一贯存在的,没有想法、没有创意的“设计师”只能称之为“美工”,是终将被取代的。以是如果一定要给AI时期的设计师技能下个定义的话,我以为设计师要跟AI共同发展。设计师的能力越强,AI能够给你的赞助能力就越强。
AI大模型天生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基于对用户偏好大数据的剖析,但由此生成的“设计”每每是取一个大众均匀值,却未见得是“设计师之选”。一家想做自己品牌的企业可能不会希望自己迎合所有消费者的审美,反而它该当带有企业创始人的个人意志和追求。就像当年的福特和乔布斯,在他们之前,没人知道汽车是什么样子,或者手机还可以是什么样子。
大众的审美是个均匀值,设计师的审美应该更胜一筹,起到引领的浸染,这样才能产生大众乐意追随的潮流。好的商业设计每每是夹杂着用户的喜好、设计师的审美,以及企业最高决策者的意志,这个意志也是牵引业务向前发展,乃至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以前做设计前,须要找灵感、找素材、找工具等;现在做设计前,须要找模型、预演习、做工具的组合利用,每个工序及协作者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AI开释了新的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设计师须要适应AI所带来的新生产流程。
堆友在D20现场发布教诲版
《设计》:您多次谈到的阿⾥设计的⽣态伙伴和生态圈是若何的?
杨光:这个生态圈一方面是基于U设计周长出来的D20。多年来U设计周积累下来的资源、打造的设计生态领悟在一起,也造诣了本日的D20峰会。另一方面,是我们打造的一个新的AI设计生态。堆友,便是我们做的一个考试测验。堆友平台拥有AI反应堆、AI工具箱等核心能力,汇聚3000+AI模型,1000+案例课程,10万+创意灵感。
Alibaba Design联合阿里国际AI业务,希望通过堆友平台,为AI时期的设计师、设计院校们,开拓一个AI时期的设计新生态。堆友教诲版是为广大院校供应定制开拓的AI设计传授教化管理平台,一站式办理AI设计的模型需求、工具需求、传授教化需求、算力需求等,让老师和学生一起“跑步进入AI时期”。
我所提到的平台是AI生态集成的一个能力中央,我们希望行业里有更多人去做这样的平台。实在核心要办理的问题是,我们考试测验在AI时期下,能够打通学校跟企业之间对人才的标准制订。
堆友平台
《设计》:随着 AI 技能的不断进步,设计领域的伦理和版权问题也⽇益凸显。您认为我们该当如何平衡 AI 技能带来的便利与可能产⽣的⻛险? AI 时期的设计,设计在⽀撑业务层⾯有什么新的变⾰?
杨光:目前,环球范围内对付人工智能天生的内容及人工智能模型演习或预演习过程中利用作品的知识产权的界定和保护还在探索当中。随着人工智能技能的不断发展,干系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中。个人认为底层逻辑还是看这个事物给干系家当带来的是促进浸染还是抑制浸染。
坦白讲每年电商大匆匆期间我们的设计团队都是非常辛劳的,AI赞助设计确实可以提升效率,更好地给业务带来代价。同时我们也帮中小企业办理出海过程中碰着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模特换肤,措辞转换等,这都须要AI能力的渗透。阛阓如沙场,提升的空间是恒在的。
阿里设计委员会
《设计》:请结合中国设计教诲的现状和 AI 发展的趋势给⻘年设计师和设计专业的学⽣⼀些意⻅和建议。
杨光: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我认为目前学校的人才培养跟家当需求是脱节的。实际上,参与D20的多数高校院长也承认这是一个客不雅观事实,他们也在追赶。这种脱节的现状带来的影响是,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不能和企业的用人所需完备匹配,这就让社会的运作效率变低。以是我认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产学深度领悟及人才标准的制订变得极其主要且有代价。
以是,像D20这样的场子要多组织,大家共同磋商彼此的需求、难点,以及详细的实操进展。在这样的平台上,不只是企业和院校之间可以展开互换,高校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在一定程度上弥合地域差异。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则会引发院长们的思考,进而做出发展性的决策。这是我们操持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制订标准。昔时夜家在意识上达成共识,统一的标准就逐步形成了。AI在这当中实在是起到了一个催化剂的浸染。
在AI时期到来前,情势还不紧迫,差距也不明显,现在不同了,AI的突袭让老师和学生都有些无所适从。Alibaba Design希望通过D20产学峰会,让行业伙伴一年一聚,一起磋商“AI时期,设计产学如何更好连接,更好造就出面向未来的数字化设计人才”。
以是,从家当的角度来剖析,我认为首先该当加强产学研的互助互换,第二是在设计师人才标准上达成共识。
D20峰会
《设计》:对付 AIGC 对设计⾏业及设计师发展前景的影响的谈论热度居⾼不下,未来是否会有⼀天,不⽤学设计也能让AI 做出⾃⼰想要的⽅案?如果是,设计师这个职业会不存在了吗?您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业界领军⼈物如何看待这件事?对其发展趋势有若何的判断?什么样的设计师才是不可替代的?
杨光:我以为设计师在任何时期都不会失落业,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永久是超脱于AI之外的。目前AI在很大程度上是开释了设计师的生产力,我们真正要担心的是连续用传统的能力模型去定义自己,那很可能真的找不到事情了。
AI时期的设计师能力模型须要大家共同来制订,我个人认为有几个方向是必不可少的。第一,设计师要从技巧型向创意型转型,要凸显用创意办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归纳问题之后找到最佳方案的能力;第二,设计师必须懂技能,必须理解AI背后的一些基本逻辑。设计新生态有很多物种会参与,AI将是设计师最得力的助手,未来的模式可能是产品、设计和技能职员共创一件产品,在合营中创造更大的代价;第三,设计师要更关注人文,理解用户不同的利用习气和审美,这种知识和履历积累是设计师必备的。
AI时期的设计彷佛无法回避趋同的问题,但精良的设计师之以是精良就在于“爱折腾”,创新不止,自我迭代。AI时期对设计师哀求较以往实在并没有什么实质不同,仍是创意为王。管理设计师十几年的履历让我总结出4个关键词:第一,设计师必须有想法,有探索未来的激情亲切,AI时期的设计师要成为“训机师”;第二,设计师要高实行,不论是手绘还是AI天生,都要能绘制出好的效果图;第三,设计师要懂商业,设计只有助力商业才能产出代价,才可持续;第四,设计师要正能量,热爱生活,拥有共情的能力,这样才能洞察深层次的需求,做出的设计才能打动人心。
这样设计师的灵魂永久不会被机器禁锢。
D20峰会院长闭门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