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2024天下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环球管理高等别会议(WAIC2024)在上海开幕。
在展览现场,一款AI古籍修复模型,向"大众展示AIGC技能如何数字化修复敦煌遗书章节残损的页面、笔墨,成为大会展览的一大亮点。

7月4日,2024天下人工智能大会展览现场,AI古籍修复模型向公众展示AIGC技能如何数字化修复敦煌遗书章节残损的页面、笔墨。
受访者供图

“敦煌遗书”是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公元4至11世纪的古写本及印本的统称,所涉内容广泛,包括宗教文献、四部文籍、官私文书,以及相称数量的非汉文文献等,对历史、宗教、地理、天文、历法具有主要研究代价,被誉为“中国中古时期的百科全书”。
晚清期间,藏经洞出土文献文物飘泊于全天下各地,除中国外,敦煌遗书目前还分藏于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数十家收藏机构中,缺少一个完全的联合目录,对学术界的体系化研究造成巨大滋扰。
此外,大量的文献页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残损,敦煌遗书的保护、传承事情,引发社会关注。

AI古籍修复模型由合合信息旗下扫描全能王携手华南理工大学团队共同打造,将AIGC技能运用于敦煌遗书残卷的数字化修复上。
现场展位开放了敦煌遗书合成样本的笔墨修复体验项目,"大众年夜众可在不同位置移动扫描样本卷轴,见证AI如何通过字形修补、褪色修复、背景补全等办法,完成古籍的数字化修复。

古籍污损缺字难辨认这个AI古籍修复模型可以识别

天下人工智能大会敦煌遗书笔墨修复效果演示。
澎湃新闻 俞凯 图

“你可以看一下,随着我们滑轴的移动,(敦煌遗书)样本卷轴的不同地方是有不同程度的缺损的,然后我们可以点击滑轴上AI古籍修复模型的操作功能按钮,就可以开启修复事情。
进行图像处理之后,AI就会识别目前你想要修复的区域并进行自动定位,定位完之后,自动判断这一区域须要修复的缺字或者字迹污损难辨认情形,修复完之后实现1:1的还原。
” 合合信息展台事情职员说,在修复时,AI古籍修复模型还会自动学习原版古籍的笔墨、笔画风格(书法字体),以及页面纹理,把缺损的笔墨按照原来的字体、色彩、背景加以修复还原,且能够做到天衣无缝、看上去没有“违和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了修复区域的笔墨风格和背景与原古籍的同等性。

修复前。
澎湃新闻 俞凯 图

修复后。
澎湃新闻 俞凯 图

澎湃新闻看到,大会现场还展示了敦煌遗书系列文献中《汉书·刑法志》节选章节的修复效果。
《汉书·刑法志》是研究汉代法律制度和法律实践的主要史实材料,这份曾凋零在千年光阴中的残卷,被AI拂去岁月的痕迹,第一次以完全的姿态向关注者们问好。

合合信息携手华南理工大学成立的古籍数字化修复团队成员表示,古籍的数字化修复是一项艰巨、浩大的工程,未来也希望能联通更多专业的文献研究机构及技能专家,共同提升数字化修复精度与效率,促进古籍文物的时期代价挖掘与知识创造,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的领悟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