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末举行的全体员工会议上,Agro AI发布声明称:在股东折衷后决定,Argo AI不再连续履行其作为一家公司的义务,部分员工有机会连续留在福特或大众的自动驾驶部门事情,而其他人则只能遗憾离开。实在早在今年7月,Argo AI就被传裁员120人,约占公司员工总数的6%。
同时据TechCrunch等科技媒体宣布,福特和大众正在为Agro AI旗下的一些还算不错的资产,如激光雷达部门探求买家。
颇具戏剧性的是,就在不久前,股东之一的大众集团宣告投资24亿欧元,与中国自动驾驶公司地平线成立合伙公司。开拓全栈式高等驾驶赞助系统和自动驾驶办理方案,并提高系统稳定性,节约本钱,降落能耗。
同为经营自动驾驶业务的企业,中外公司缘何有截然不同的命运呢?
“小学生”难养家
Agro AI曾是福特手上的掌上明珠。早在2017年,福特即投资10亿美元得到Argo AI的经营权。2020年,大众与福特结成计策同盟,向Agro AI注资26亿美元,与福特分别持股约40%,使这家“独角兽”成为轰动一时的热点。
为加速技能落地,Argo AI近年一贯在进行各种考试测验,包括借助福特Fusion(美版蒙迪欧)、锐际混动等车型在美国多个城市公共道路测试,并与网约车平台Lyft互助测试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就在上个月,Argo AI刚刚宣告进入公司高速发展阶段,并表露了Robotaxi业务新的商业生态及支配。
搭载Argo AI技能的大众商用车 图片来源:Argo AI
然而,Agro AI并没有由于背靠两棵大树而走上康庄大道,反倒成为了母公司的包袱,末了惨遭抛弃。
和许多被放弃的业务一样,导致Argo AI悲惨结局的根本缘故原由在于——不赢利,还赔钱。
根据股东福特今年第三季度财报,虽然当期营收达到393.92亿美元,同比增长10.39%,但归母净亏损却高达8.27亿美元。而就在去年同期,公司仍净盈利18.32亿美元。
个中,对Argo AI的投资失落利成为亏损的紧张来源,涉及数额高达27亿美元。
为改进经营状况,2021年,Agro AI曾考试测验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融资纾困,但终极却不明晰之;作为大股东的福特也曾考试测验止损,但其也在财报中无奈承认,Argo AI一贯无法吸引到新的投资者。
而Argo AI的“暴毙”,也只是自动驾驶初创企业普遍情状的一个缩影。
另一家与Agro AI有相似经历的Cruise,早在2016年就被通用汽车以10亿美元收购,但同样长期面临亏损。今年上半年,Cruise的亏损达到9亿美元,同比增长50%,日均亏损500万美元,累计亏损近50亿美元,而一度被传的IPO操持也逐渐失落去音讯。
搭载Cruise技能的自动驾驶汽车 图片来源:Cruise
“问自动驾驶能不能赢利,就像让小学生去赢利一样,结果只能逼他去快餐店打工。”AutoX创始人肖健雄曾如此回答自动驾驶的盈利前景。在他看来,安全是自动驾驶落地的紧张任务,行业该当“以快速赢利为耻”。
但在持续的亏损面前,成本的耐心是有限的。
就在Argo AI倒下的同日,英特尔旗下的Mobileye在纳斯达克IPO,募资总额达8.61亿美元。此前,Mobileye的估值一度达到500亿美元。然而截至11月1日美股收盘,Mobileye的市值已降至206亿美元,比当初的估值缩水了近六成。
即便是行业领头羊,谷歌旗下的Waymo的估值如今已经缩水到300亿美元,仅为顶峰期间的六分之一。
今年以来,已上市的自动驾驶企业如图森未来、Aurora和Embark的股价均大幅跳水80%以上。个中一度被大众看好的Aurora,还于9月宣告将采纳一系列方法改进财务困境,包括减少本钱、将公司私有化以及分拆或出售资产等。
Mobileye上市后市值大幅缩水 图片来源:Mobileye
而有“自动驾驶第一股”之称的图森未来同样“屋漏偏逢连夜雨”,公司董事会刚刚以渎职为情由解除CEO、总裁兼首席技能官侯晓迪的职务,公司股价应声大跌45%。
业内人士认为,要走出持续亏损带来的恶性循环,自动驾驶必须实现可持续的商业化落地。
现阶段,高档级自动驾驶功能紧张依托Robotaxi等业务进行商业化考试测验。谷歌Waymo、通用Cruise,包括已经倒下的Argo AI在内,无不以Robotaxi作为技能载体,并在旧金山等城市开放测试。
在中国,百度对Apollo自动驾驶业务的经营已经超过9年。2021年,百度率先启动了首个Robotaxi商业运营平台萝卜快跑。对付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前景,百度董事长李彦宏曾于今年天下人工智能大会上表态:未来自动驾驶将跳过L3级,直接进入L4级。
但事实上,李彦宏并没有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按照他的想法,Apollo商业化须要依赖“三条腿”走路:除了Robotaxi萝卜快跑外,其余两条分别是向车企供应办理方案,以及借助吉利代工生产的集度汽车。
10月31日,集度汽车首款量产车型上市
相较李彦宏,原华为车BU首席架构师苏箐的不雅观点则更为激进:“打去世都不会做Robotaxi”,并称所有以Robotaxi为商业目标的公司“都得塌台”。
甲子光年智库研报显示,实现Robotaxi的综合本钱高昂,从自动驾驶软件,到打算芯片,再到激光雷达等,目前难以下调至可支撑其落地的范围。而要带动安装本钱低落,则必须通过加速乘用车前装量产实现。
同时,在技能尚未成熟,法律条例尚未清晰的情形下,安全员是运营Robotaxi的长期必备条件,使得Robotaxi的运营本钱普遍高于传统网约车。
在技能层面,由于感知与算法不成熟,算法演习韶光长,自动驾驶系统退出的缘故原由也繁芜多样。轻舟智航CEO于骞曾表示,当前技能已可实现90%以上场景的自动驾驶,但剩下10%的长尾场景( Corner Case)欠妥善办理,自动驾驶就无法真正实现商业化运营。
福特首席高等产品开拓和技能官道格·菲尔德更表示,要在密集的城市环境中实现自动驾驶,“比登月还难”。
另一方面,部分激进的企业,正考试测验将高阶自动驾驶能力下放至量产车型,以加速积累测试数据。如埃隆·马斯克一向不吝鼓吹特斯拉“完备自动驾驶能力”的前辈性,更曾号称特斯拉将很快实现L5级自动驾驶,但特斯拉法务职员在给到美国监管部门的信中却承认,所谓“完备自动驾驶能力”实际上只有L2级,与市情上多数汽车的ADAS功能并无实质差异。
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对自动驾驶能力的定义
不足为奇,在中国市场,去年蔚来等车企的部分车型率先开放了高速领航赞助驾驶能力,小鹏则进一步启动了城市领航赞助驾驶能力。小鹏副总裁吴新宙表示,在城市实现领航赞助驾驶,光代码量便是高速路况下的六倍。不过受到各地法规限定,截至目前,小鹏仅在广州一个城市开放这项功能。
而因稠浊赞助驾驶与自动驾驶能力所导致的去世伤事件,也时常见诸报端,进一步压制了自动驾驶的规模化运用。
太平洋证券研报认为,未来获取数据的速率与本钱,以及通过数据迭代算法的能力,将成自动驾驶企业在商业化进程中的核心竞争力。而据业内人士测算,完备办理各种型开放场景的长尾难题,还须要10年以上的韶光。
超前布局,还是脚踏实地?
研发周期长,落地难度大,回报遥遥无期……自动驾驶企业及其股东都不得不重新核阅背后的效益问题。特殊是在经济下行、供应链受限、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大环境下,即便是家大业大的传统巨子也扛不住压力。
福特CEO吉姆·法利在放弃Argo AI时便开门见山地说,福特对L4级别自动驾驶的未来持乐不雅观态度,但可盈利、规模化的自动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福特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开拓出色、差异化且更安全的L2+、L3级赞助驾驶系统。
大众新任CEO奥博穆也指出,公司目标是在短韶光为客户供应实用的功能,并在开拓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本钱。
福特汽车CEO吉姆·法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来自股东的压力更让大众福特们意识到,与L4级及以上自动驾驶能力比较,低阶的赞助驾驶能力更适宜商业化运用。据《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线图2.0》估量,2025年,L2+和L3级自动驾驶新车市占率超过50%;到2030年,L2+和L3级自动驾驶新车市占率超70%,此时的L4级自动驾驶新车市占率只有20%。
就在不久前,大众与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地平线成立合伙公司,除了后者更加契合外企在华的本土化需求外,也在于其办理方案更随意马虎实现量产车落地。
相较Argo AI等难产的自动驾驶企业比较,兼顾软硬件及算法的地平线更好地把握了产品前装量产的韶光节奏。自2019年起,地平线就已开始前装量产征程芯片。截至今年9月,征程芯片出货量已打破150万片,与超过20家车企签下70余款车型的前装量产项目定点。2021年,地平线发布最新芯片征程5,并确认在空想、上汽、比亚迪、一汽红旗等品牌搭载。
规模化效应带来的行业影响力,也为地平线欢迎大众的投资带来了机遇。有了跨国巨子的背书,CEO余凯“野心”也随之膨胀:地平线将成为更多国际车企在中国的首选互助伙伴。
同时,自动驾驶汽车的数据安全也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在行车过程中,车辆传感器会采集海量数据,这些数据既可能涉及个人安全,也可能影响社会和国家的安全。
汇业状师事务所高等合资人、数据合规专家李天航对不雅观察者网表示,以智能网联汽车依赖的高精舆图举例,导航舆图的供应商必须拥有导航电子舆图测绘资质,同时拥有干系的保密和敏感信息处理能力,国家有严格的准入门槛。对这方面数据的网络和利用,外资企业或中外合伙企业必须委托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理,这也是他们在中国市场运营须要面对的寻衅之一。
此外,大众软件公司CARIAD还与环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互助,共同分摊研发与运营的本钱。与此同时,博世还于今年投资了海内自动驾驶企业文远知行,双方的互助方向,也是大规模量产及市场化运用L2、L3级自动驾驶能力。
不过作为前瞻技能的L4级自动驾驶和Robotaxi的业务,目前仍有百度、滴滴、小马智行、轻舟智行等大量关联企业在坚持,并得到了政策层面的持续支持。目前,海内有21个城市共计为60家企业发放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开放的自动驾驶测试道路里程超过3000公里。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线图2.0》则估量,2025年Robotaxi中国市场规模有望打破1.18万亿元,2030年打破2.93万亿元。
百度Apollo自动驾驶车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太平洋证券研报认为,受制于法规、技能开拓、资金投入等成分,Robotaxi做事商短期内难以盈利。未来能够留在赛道的玩家,除了充足资金撑起的研发实力这个必需品外,还须对业务拥有长期清晰的方案,更主要的是基于已有用户群体或者企业互助,从而网络大量运用数据。
李天航对不雅观察者网表示,目前海内的Robotaxi等自动驾驶业务还处于试点阶段,要进行全方位的推广,有关部门还需增加完善一些规定,尤其是涉及准入的产品质量干系的规范。
当前,自动驾驶的技能发展很快,有很多声音呼吁中国干系政策要更加开放,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事件和争议。这是一个家当形态、社会容忍度和法律政策空间三位一体的系统性问题。宽松的法律和政策空间固然表面上看起来有利于家当的快速发展,但如果准入门槛过低,导致一些不完善的技能流入市场,造成一些事件丢失,反而会降落社会对新技能的容忍度,从而挤压自动驾驶的生存空间。因此,我们的法律法规须要紧跟技能步伐,基于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太紧太松都不利于全体业态的发展。
事实上,不论是超前布局的L4、L5,还是规模化的L2、L3,在汽车电气化、智能化转型的潮流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合纵连横。至少,凭一个企业单打独斗征服市场的时期已经由去了。
本文系不雅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