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老年人互联网上当受骗过或者疑似上当受骗过的比例高达67.3%。

3.不论是从家庭,还是从社会,对老年人沉迷网络的情形都并没有采纳过有效方法。

每个清晨,陶雨都是被洪亮的男高音从睡梦中“吼”醒的。
自从帮父亲下载了K歌软件,并教会他如何利用之后,64岁的父亲陶志强便像着了魔一样平常地每天守动手机唱歌。

陶雨的父亲绝不是个例。
借着互联网之手,唱歌、购物、交友、短视频等新兴娱乐办法,牢牢捉住了中老年人的把稳力。

手机背后的老年人陷溺受骗与越轨

不过,互联网、智好手机对付老年人来说无疑是把双刃剑,丰富其无聊的退休生活之余,让他们能够跟上快速变革的时期潮流。
但与此同时,也有人由于过度沉迷而影响家庭和谐,乃至受骗。

到底是中老年人的生活被这些软件侵蚀了,还是软件被中老年人强势盘踞了?这个问题难有答案。

1/被吞噬的中老年生活

清晨5点半,陶志强的生物钟叫醒了他,顾不上洗漱和吃早饭,便直接打开了某K歌软件。

轻微清了清嗓子,就直接坐起来大声与歌友合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全然不管熟睡中的老伴和隔壁的陶雨都被吵醒了。

老伴愤怒地从床上跳起来,指着陶志强一顿臭骂。
陶雨也带着一脸困意冲进房间对父亲表达不满:“能不能别唱了!
就不能让我睡个好觉吗?”

这样大凌晨就上演的闹剧,在陶家险些每天都要发生。
自从沉迷唱歌软件往后,陶志强险些顾不上用饭,也不理会家人的怨气,每天抱动手机唱完一首接一首。

以前每天下午都是他固定的娱乐活动韶光——打麻将,但现在他常常会由于歌友的合唱邀约而谢绝麻将局。

一开始,陶雨只是为了教会父亲用智好手机感想熏染更多新鲜的玩法,谁知道末了却演化成了难以整顿的局势。

“实在老年人用软件唱唱歌没什么问题,但他这样永劫光地沉迷,而且影响百口人的生活就不太好了。
”陶雨愤愤的说。

而陶志强呢?比起唱歌,更令他沉迷的是与歌友的互动。
他的网名叫“执剑走天涯”,歌友们都叫他“天涯哥”。

每次他唱完歌,都会说一句:“感激各位的聆听,唱得不好多多包涵”——许多歌友会积极地给他留言,夸他唱得好,这让他得到了极大知足。

除此之外,与歌友合唱歌曲也让他感到兴致盎然,你一句我一句的那种互动,让他以为真的像在和朋友一起K歌。

逐渐地,他把这一群歌友当本钱身最亲密的朋友,什么心里话都向他们倾诉。

不少中老年人沉迷K歌软件

同样被手机“勾走了魂”的还有65岁的苏家碧。
两年前她还曾在饭桌上大发雷霆,缘故原由是弄好了一大桌子饭菜,儿女孙辈却始终盯着一方小小的屏幕:“真不知道这个玩意儿有什么好看的?”

可如今,她就连做饭的时候,都把手机横着摆在一边看视频。
空隙韶光,更是守着各种短视频软件刷个一直。
一下子哈哈大笑,一下子又眼含热泪,家里人都说她“像疯了一样”。

苏家碧迷上手机之前,热衷于两件事:麻将与广场舞。
但迷上手机之后,她热衷于两件事:刷短视频和抢红包。

如今一天只跳一场广场舞,麻将也不打了,韶光被一个个15秒的短视频和一次次抢红包不知不觉偷走了。

只管每次抢到的红包不过几毛钱,苏家碧依旧乐此不疲地在群里积极互动。
偶尔有5元以上的,她便犹如中了头彩一样愉快——手机在她的生活中,早已不再是大略的通讯工具,而更像是侵吞了她所有韶光的黑洞。

2/以唱歌交友为由的越轨之举

有人说“中老年人沉迷手机是由于孤单、寂寞”,但事情总是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比如越轨。

徐莉的老伴吴国华便是以晚节不保。

一年前,吴国华刚刚结束返聘,正式退休在家。
无聊之中,他通过朋友的先容注册了某唱歌软件,乃至还加入了一个和自己年事差距甚大的“70后XXX歌畅聊群”。

在这个群里,歌友们每天都不断相互倾吐自己婚姻、事情的不快意。
一天,一名女网友通过群聊加了吴国华,两人一来二去便聊得加倍火热起来。
从那之后,吴国华也没什么心思唱歌了,只是每次女网友唱歌时,吴国华都会主动送礼物。

这逐渐勾走了他的心,最多时,吴国华一个月就打赏了十万。

除此之外,原来对外面并不在意的吴国华,也开始看重起了自己的衣着打扮。
并且,无论是上厕所、沐浴还是睡觉,都手机不离身。

一天晚上,他的老伴徐莉半夜2点醒来,却创造吴国华的脸被手机灯光照得有些可怖。
仔细一看,他不知道还在和谁谈天聊得起兴呢。

徐莉内心一贯想探究缘故原由,但每次都被吴国华以“互换唱歌技巧”的情由堵住了口。
直到后来,徐莉无意在街上撞见了吴国华和这名女网友逛街,关系才被捅破。

现在,两人相伴30年的婚姻即将走到尽头。

吴国华的例子不胜列举。
在的调查中,中老年人沉迷K歌软件的情形的确十分常见。
有专心研讨歌技的,为了拿到SSS会将一首歌翻来覆去唱上几天。
还会买上专业的设备,包括声卡、麦克风、打光灯等。

可是事实上,人数更多的一派中老年人则在K歌软件上更看重交友。
通过某K歌软件家族排行榜加入了“辣姐家族”,这个家族的组成职员年事偏大,多为50-60岁的中老年人。

从大凌晨到睡觉前,都有接连不断的歌友进行对唱。
即便歌声没那么悦耳,也依旧有不少同道中人一直夸赞并且送出鲜花、金币。

透过这些家族,还加入了干系QQ群。
在群里,看到了这群因歌结友的中老年人的另一壁。
进群之后,女性须要改名为“MM+昵称”,男性须要改名为“GG+昵称”,然后便会有一群人哀求新人发照片、发红包。

群里有不少轻浮对话

同时,这个QQ群还具备分享演唱歌曲、约请歌曲对唱的功能。
而除了这些常规套路之外,群内谈天的火热程度更是值得玩味。
从谈天内容来看,绝大多数属于已婚人士,但他们常常会在对话过程中涌现越界的言语。

有人说“妞也没得泡,诚笃陪老婆用饭”,则有人回答“快陪我们谈天,别陪你老婆用饭。
”愈甚者,还会说:“你看上她老公了?我让你带绿帽子”......总之群里谈天尺度之大,并非纯挚的以歌会友。

与其余加入的一个“K歌山歌群”比较,前者更多的是想要寻求刺激、目的不纯的人,而后者每天评论辩论的则都是各式各样的歌曲,没有任何越轨的辞吐。

一个软件的不同用法,取决的则是利用者的不同目的。

3/老年人成网络诱骗犯的待宰羔羊

不足为奇,伴随着越轨之事的发生,还有很大一部分老人遭遇了网络诱骗。
在老年人的朋友圈中,心灵鸡汤、养生科普文中所占比例巨大,然而夹杂在这个中的骗局却成为了一幅毒药。

根据锌刻度理解,前有“民族资产解冻”类骗局通过收取会员费、报名材料费等形式骗取老年人财产,后有骗子通过在群里播放盗版录音进行授课,骗取老年人几百上千不等的学习费。

乃至有不少曾经的传销骗子、保健品骗子披着互联网的外皮重新行骗,例如通过网络低价匆匆销、浮夸效果的办法吸引老年人参与团购,实则发卖无功的保健品。

有数据显示,在最常见的食品、药品、生活知识等网络谣言辨别中,

22.5%老年人认为自己属于“比较理解,有把握辨别”,剩下40%和21.7%的老年人认为自己属于“一样平常理解,有时会担心落入圈套”和“不太理解,常常会担心落入圈套”。

事实上,根据社科院发布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显示,老年人互联网上当受骗过或者疑似上当受骗过的比例高达67.3%。
个中,受骗信息类型前三位分别是免费领红包、赠予手机流量和优惠打折团购商品。

中老年网民的朋友圈多是这类画风

除此之外,通过利用几位老年人的手机和电脑创造,在他们的朋友圈以及网页广告中,炒股广告繁多。
“炒股不求人,不听小道,免费学炒股,几天见效果”、“94岁老股民花20年研究的窍门见告你”等广告频频弹出。

根据MobData此前发布的中国股民数据来看,45岁及以上股民霸占总人数的18.6%。
退休后的老年人更是有不少都将炒股作为一项奇迹来看待。

这些广告精准地投放到了他们最常利用的微信朋友圈和网页中,自然使得不幼年心性低的老年人落入圈套。

已有案例显示,老年人通过这类广告信息每每会被拉入一个炒股群或者公司,对方不是哀求其缴纳会费便是投资入股公司,亦或因此“节制内部”为由收取推举费。

江苏泰州此前破获的一起网络诱骗案便是犯罪团伙针对老年人股民进行的,个中最大受害者年事91岁,共致167名老人被骗1000余万元。

老年人遭遇网络诱骗的事情已经不再是个例,互联网给予了便利和信息的同时,也给了犯罪分子新的机会,而接管网络较晚、对网络不足精通的老年人则成为了他们嘴里的肥羊。

4/“手机养老”背后折射出的问题

对付老年人上网这件事,子女与老人之间一贯存在着争执。
一开始,老年人不会上网,子女在教会老人上网的过程中就涌现了不少抵牾,前者学着慢,而后者不耐烦。
可当老人学会之后,抵牾未能得以办理不说,反倒进一步升级。

以某k歌软件为例,就引发了子女与老人之间的激烈抵牾,知乎上,一个“如何奥妙地让妈妈戒掉某某K歌”的话题更是被浏览了80939次。

在这个话题下,有40多个人详细讲述了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沉迷某K歌软件后的无奈。

一位名叫“毛毛小女”的网友说,母亲快由于这件事和自己断绝关系了。
“每次我去她家用饭,第一韶光都要被收缴手机,然后播放她自己的歌曲和点赞评论。
(我)见告她不要搞虚的,她却说朋友都这样,如果不这样就亏了,然后把这视作不孝的表现。

事实上,以K歌、短视频为主的移动互联网也在成为老年人喜好的舞台——他们有的在这里展示自己、结识朋友,也有人把这当做一次燃烧激情的机会。

只不过沉迷互联网这件事,从来就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如今随着智好手机的遍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加入低头一族。
除了唱歌软件以外,让中老年人沉迷的还有各式各样的电商软件、社交软件。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老年网民群体已占总数的19.9%。
日益严重的老龄化已成为我国基本国情,未来老年人沉迷网络的情形更是有增无减。

但不论是从家庭,还是从社会,对老年人沉迷网络的情形都并没有采纳过有效方法。

(数据截至2018年6月)

对付青少年沉迷网络,商家会出台各式各样的防沉迷系统,家长也是随时管控。
但对付老年人,不仅没有任何平台推出保护方法,就连采访的多位老年人子女中,他们也都表示:“只要父母高兴就好,玩儿下手机并没有什么。

但当老年人真的手机不离身,并且让手机入侵生活之后,子女们也感到了危急。
可见,“手机养老”并不是促进社会良性循环的方法。

对付不少人来说,既要顾事情,又要顾孩子,还要顾老人,的确是分身乏术。
但老年人用手机代替子女、代替陪伴,久而久之背后的问题乃至会进一步加剧。

通过网络结识新朋友,找到更多有趣的生活办法,对付老年人来说无疑是好事一桩。
但过度沉迷,做出越轨之事,乃至遭遇网络诱骗则更成为了老年人上网的阴郁一壁。

如何帮助老年人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培养风险抵抗能力,更好地保护中老年上网、财产安全,这个棘手的问题彷佛还未找到办理方案。

社区志愿者教老年人用智好手机 (图文无关)

5/互联网应浸染于提高养老质量

“我们不学习上网,不学习利用手机软件怎么行呢?现在外出,吃、喝、玩、乐孩子们都拿手机扫一扫,有时候还有折扣。
假如我们想单独出去的话,每次都得让孩子们帮忙,多麻烦啊。
”63岁的郑姨妈对说。

只管网络中的诱惑与骗局繁多,但除了这阴郁的一壁,互联网也给老年人带来了不少益处。

在子女无法常伴旁边的情形下,他们能够找到更多乐趣和排解韶光的办法。
如果能够加以良好利用,对付老年人丰富老年生活起着重要浸染。

举例来说,适当的运动、健身、舞蹈对付老年人来说是康健的一种生活办法。
可是对付喜好跳广场舞的老年人来说,有时直接跟跳会存在跟不上的情形。

一位互联网业内人士说,在韶光不凑巧、景象不好、无法出门舞蹈情形之下,老年人利用例如糖豆广场舞、爱广场、舞秀吧、跳跳广场舞等APP,就能够在家练习广场舞;

而对付一些喜好研讨厨艺的老年人来说。
通过下厨房、好豆菜谱等软件学习做菜,提升厨艺也是不错的选择;

喜好摆弄花草的老年人,则可以下载如爱花草、好多肉这样的软件来记录花草的发展。

但互联网更主要的浸染,在于对养老质量的提高。
此前曾针对海内的智能养老市场进行过一番深入调查,创造海内养老行业情形十分繁芜。

不论是养老机构还是独清闲家的老年人,都会随着年事的增长与疾病的涌现,而加倍损失自理能力。
从全体社会的大环境到各个家庭不同的情形,赡养老人都不是一件随意马虎的事情。

一方面海内养老机构整体发展、从业职员水平参差不齐,另一方面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独生子女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多种成分导致老年人的孤独难以避免。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不仅在移动互联网的帮助下,让老年人也能感想熏染到数字生活的便捷、乐趣。
既有效改进老年人闲赋在家与社会脱节的情形,又能助其找到更丰富的娱乐办法。

也使得智能养老设备迅速升级,从活动探测器、可燃气体检测器到智能门锁、智好手环、手机端掌握器,都进一步地使得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有肃静可言,这也便是科技发展的意义所在。

(所有采访均为一手真实案例,为保护隐私,涌现人物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