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2024年5月15日起,武汉街头新涌现了第六代“萝卜快跑”的网约车,“萝卜”实在便是英文robot的音译,意思是机器人,“萝卜快跑”便是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
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无人驾驶汽车驶入了武汉市民的日常生活,而且价格非常便宜。
高科技加低价格,“萝卜快跑”瞬间吸粉无数,乘坐“萝卜快跑”乃至被列入武汉旅游打卡清单中。

但是没过多久,“萝卜快跑”引发"大众热议,有人说“萝卜”撞人了,还有的说“萝卜大哥”半天才能走几百米,路面有坑也不知躲避。

“萝卜”还跑得动吗?实在和“萝卜快跑”一样的无人驾驶车已经在内地多个城市试行,这项技能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了?未来的前景如何?

AI技能改造出行传统司机何去何从

无人驾驶出租车无需人类驾驶员,依赖传感器、人工智能和高精度舆图等技能实现自动行驶、导航和决策。

北京亦庄是国家级经济技能开拓区,也是新科技、新技能率先运用的园地,近期北京市批准了首批全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运营容许,一些创新企业率先踏入这一领域,在这里开展了无人化道路测试,供应无司机陪伴的出行做事,而我们也第一次体验了一下无人自动驾驶。

《凤凰聚焦》主持人 陈琳:

“我是第一次乘坐无人驾驶车,这种纯自动驾驶的觉得跟巡航赞助还是不一样,驾驶位和副驾驶位是完备没有人的状态,我是把自己的身心请托给了AI。
汽车拐弯的过程还是比较丝滑的,如果阁下有车辆想要超车,AI车会主动降速,跟前车保持一个相对固定的间隔。

Part.2

1925年,美国陆军展示了一辆无线电掌握的汽车,这可以看作是无人驾驶汽车的最初探索。

1939年,美国在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天下上第一辆自动驾驶观点车。

1995年,美国完成了横穿美国东西部的无人驾驶试验,这是无人驾驶技能发展的主要里程碑。

1992年,我国第一辆能够自主行驶的测试样车出身在上海,这标志着国产无人驾驶技能研发正式起步。
比美国晚了50多年。

2011年7月14日,国产无人驾驶车首次完成了从长沙到武汉的高速全程无人驾驶试验,均匀时速87公里。

2012年,无人驾驶车完成了114公里的京津高速行驶,实现了无人工干预的自动行驶。

2015年,国产首辆无人驾驶客车路测完成,同年,无人驾驶车在海内首次实现城市、环路及高速道路稠浊路况下的全自动驾驶,测试时最高时速达到100公里/小时。
它的停车、起步地点相对地就会比较固定。

自动驾驶分为五个等级,L0完备人工驾驶,L1部分自动驾驶,L2紧张自动驾驶,L3高度自动驾驶,L4完备自动驾驶,个中L3级为赞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分边界。

目前中国无人自动驾驶技能处于由L3高度自动驾驶向L4完备自动驾驶过渡的阶段,在感知、决策、实行各层面都有自己的核心技能。
国产无人驾驶技能从掉队到迎头赶上,用十几年的韶光跻出生界前辈行列。

那么在早晚高峰的拥挤时候,无人驾驶车又会有若何的表现呢?

《凤凰聚焦》主持人 陈琳:

“试乘过程中逐渐进入了周五的晚高峰,路上的行人车况都更繁芜起来,它的均匀时速明显地降慢了。
从舆图上能看到车辆本来要左转,但是AI系统可能缺点地测算,前面面临了相对逼仄的环境,又由于车后有几辆车子暂时无法倒车,但终极在后车让路的情形下,逐步开始倒车。
这是试乘创造无人驾驶车跟人类处理决策非常不一样的一个经历。

试乘无人驾驶车的新奇感想熏染满满,总体来说觉得舒适平稳,但缺陷是等待韶光过长、只能在指定地点高下车,目前还远不如普通出租车、网约车灵巧方便。

在北京亦庄,除了无人驾驶出租车外,还有纯电动无人公交,有不少市民都在这里搭乘。

无人公交搭客A:

“刚刚测试的时候就坐了,十分平稳,和自己开车基本上没有差异。

无人公交搭客B:

“我不建议太快实行无人驾驶车辆,出行是为了方便,但安全是第一位的。

Part.3

无人驾驶车能够自若地完成道路和交通标志识别、加速、减速、变道、转弯、避让等一系列操作,它们的背后有一个自动驾驶相应中央来卖力车辆的调度和技能支持。

在北京亦庄某无人驾驶车掌握中央,调度员和工程师时候关注着每一辆无人车的行驶情形,当无人驾驶车碰着繁芜状况,云端安全员可以通过远程遥控及时干预。
一个云端安全员可以为多辆车做事。
一些厂家选择配置随车安全员,以应对紧急情形。
同时,还有一些分散于城市各处的地勤职员,在收到安全员的紧急指令后,会第一韶光赶赴现场帮助无人车脱困。

中国通信专家 项立刚:

“安全员的存在一是稳定民气;二是在分外场景和情形下,当机器无法应对时,须要他进行干预,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
在系统尚未完善之时,人的参与是必需的,这是一个自然的过渡过程。

中关村落当代信息消费运用家当技能同盟副理事长 包冉:

“自动驾驶阶段便是有条件的,你不能离开人工干预,本地没人干预,云端也有人干预,后台实际上他们也招募了不少的非常有驾驶履历的老司机,作为远程安全员,只要网络畅通,能随时接管方向盘,在本地接管和在云端接管是一样的。

虽说无人驾驶车全副武装,但就目前发展阶段而言,它们还无法达到完备代替人类处理各种繁芜情形的水平。
曾经在武汉街头,一辆“萝卜”就僵停在路上进退不得,缘故原由是它遇上了地面上的编织袋。

无人驾驶车企行业技能职员:

“如果碰着不透明障碍物,无人驾驶车辆可能不敢通畅,因其难以判断障碍物的情形。
此时需进行识别,再决定行驶策略,如绕行或判断其体积是否足以从车轮间穿过。
若自动驾驶系统无法确定障碍物性子,出于安全考虑,会采纳守旧策略停车。
此时,将触发远程安全员角色,帮忙判断该障碍物是否可碾压。

安全行驶对付无人驾驶汽车来说,是一项最主要的考量,而它的安全性不仅仅关乎搭客,也关系到其它交通参与者,无人车与其它车辆相撞的事件也并非个例。
那么这样的事件该由谁来卖力呢?

中国通信专家 项立刚:

“我们现在具备基本的法律法规,智能汽车若发生交通事件,任务应由其做事供应商承担。
然而,在处理过程中,无论是智能车与其他车辆的事件,还是涉及职员的事件,情形都较为繁芜。
因此,须要法律专业人士针对不同场景和情形进行深入研究,以寻求打破。

Part.4

随着无人驾驶形成家当进入生活,干系的配套方法及法律法规也须要补充及时完善。
目前各地试运行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和公交车价格都很低廉,但这有赖于高额的补贴,而无人驾驶技能要发展,必须扩大市场形成家当,那么无人车的遍及是否会对就业市场造成新的压力?

据统计,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有670万网约车司机和超过1500万大货车司机,他们将如何面对无人车的发展呢?

出租车司机:

“肯定是有影响,社会车辆加入网约车平台,对出租车就有很大影响,现在再加上无人驾驶,出租车行业就越来越不好干了,北京亦庄区域就基本没什么出租车业务。

中关村落当代信息消费运用家当技能同盟副理事长 包冉:

“人工智能的运用如何促进而非挤压就业,是一个主要议题。
以出租车司机和网约车司机这类门槛较低的体力劳动密集型工种为例,其替代问题在环球范围内都备受谈论。
然而,回顾历史,无论是打算机、发电机、电力设备、蒸汽机还是机器设备,它们实际上都是对人类的补充,而非替代。
我坚信,每一轮的技能革命和更新,都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为我们创造出新的事情岗位、社会财富和发展机遇。
因此,关键在于如何合理勾引和运用人工智能技能,以实现其与就业的良性互动。

据剖析,到2030年中国共享出行的总市场规模将达到2.25万亿元,个中无人驾驶车做事的部分将超过1.3万亿元,占比达到60%。

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会引发无人驾驶技能的加速推进,与此同时自动驾驶的发展也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和就业机会,比如一些有履历的司机已经转行成为无人车掌握中央的远程安全员。
前不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公示,拟增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等19个新兴职业纳入职业目录。
个中不乏劳动密集型职业,有望成为新的劳动力蓄池塘

同时,未来无人驾驶技能将更多运用于艰巨危险的事情场景,减轻人力包袱,提高安全性。

AI无疑是当下最热的领域,自动驾驶也是热门的新兴家当。
但是最近的“萝卜快跑”事宜无疑是一个缩影,有欣喜有进步,但也引发了担忧,乃至是惶恐,各个群体的利益在加速重构,这也使得各方都不得不去思考AI后续的连锁反应。

制片人:王瑞

编导:时琳琳

编辑:王津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