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Trends in Cell Biology
通过前期的系列推送,我们也收到了很多小伙伴的反馈,大家普遍反响在亲手实践之后以为之前推送的内容还都算比较随意马虎上手。那么这期,笔者就来给大家分享几个能够帮助我们快速从入门到进阶的几个小工具和技巧!
那就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图片来源:Nature Cell Biology
进阶技巧1——曲率工具
基于之前的入门教程,大家肯定会快速想到“画笔工具”,但是画出来的曲线每每不足平滑,这时候就须要用到调度“保真度”这个小技巧啦!
这时候,我们须要双击“画笔工具”,然后调度画笔的保真度,使得滑块往平滑方向走,曲线就会越平滑。
除了入门阶段提到的“画笔工具”,这里还有给大家先容一个小技巧——“曲率工具”。
首先,对付“曲率工具”大家该当不陌生吧。大家平时在文章中的机制图中会看到一些不规则的曲线图形,这实在都是须要通过“曲率工具”进行绘制的。
例如我们通过“曲率工具”可以将下图中的圆形,然后移动鼠标并拖动“锚点”进行调度,从而将其改为不规则的曲线图形,以作为我们绘制风雅图形的基本框架。如果将“曲率工具”利用到实践作图之中的话,则可用作机制图中的子图(例如作为“线粒体”、“高尔基体”、“豌豆”等示意图),出图的效果也非常得当!
进阶技巧2——波纹工具
其次是“波纹工具”,它可以使我们快速得到“波纹效果”。我们先绘制一个圆形,然后在菜单栏中选择“效果→扭曲和变换→波纹效果”,即可快速得到“波纹效果”形状。
此外,我们也可以对波纹效果的参数进行设置。如果将“波纹效果”利用到实践作图之中的话,则可用作机制图中的子图(例如作为“细菌”、“真菌”等构造示意图),出图的效果也非常好!
进阶技巧3——稠浊工具
末了,如何将同元素按规律快速摆放和排列呢?相信看完前期入门教程的小伙伴都知道利用“Ctrl+D”这一快捷键。当我们将元素复制一份摆好后,然后按住“Ctrl+D”,就可以将每一个复制的元素按照规律进行快速摆放进而排列。
但是,这个过程实在并不是很灵巧,而且如果碰着间距比较大的情形,可能须要按住很多次“Ctrl+D”快捷键才能够完成。
这时候,我们可以利用“稠浊工具”即可快速完成。
详细步骤为:通过将两个相同的元素放在首末端,然后全选两个图形,双击稠浊工具,设定间距为“指定步数”,即须要在首末端中间添加几个同样图形等距摆放。然后稠浊工具点击首末两个图形即可(这里须要提醒各位小伙伴,鼠标在左侧图形时,当右下角涌现“”时点击;鼠标在右侧图形时,当右下角涌现“+”时点击)。其余,这里须要把稳的是,必须得是单个图形才能完成该操作哟!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更换“稠浊轴”。我们先选择全面图形以及曲线轴,然后在菜单栏中选择“工具→稠浊→更换稠浊轴”,即可快速得到图形曲线排列的形状。如果将“稠浊工具”利用到实践作图之中的话,则可用作规则或不规则图形的快速排列(例如作为“小分子分散排列”等构造示意图),出图的效果也非常令人满意!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将其与前面提到的“画笔工具”相互叠加利用。我们可将图形元素直接拖动并添加至画笔工具,然后选择预设图案拖动画笔绘制路径,即可快速完成绘制。
写在末了
本期,我们先容了通过AI进行绘图的几个实用小工具与技巧,其在入门根本上有所进阶与提升,并大略先容了这几个工具在实践作图之中的运用,希望各位小伙伴能够亲自动手并加以练习。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以为AI绘制科研图形非常实用,并且也非常便捷呢?如果你也须要对科研论文图片进行快速组图和排版以给自己的文章增光添彩,那就赶紧动手试一试吧!
投必得,您身边的学术顾问
八大做事类型,助力您的科研之路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