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们常常用“处境卑微”“食品链末端”等说法自我调侃。
但纵然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圈子,也在面临大数据和算法的闯入。
一家叫海马轻帆的公司称,通过自研的NLP深度学习算法和AI语义剖析,不仅能实现剧本评估,还能将5000字以内的小说文本转化为侧重视据说话、采取标准格式的剧本文本。

目前,小说转剧本功能紧张运用在短视频创作中。
海马公司提到的例子是快手短剧《左券夫妇离婚吧》,但快手短视频业务的干系卖力人婉拒了《贵圈》的采访。

利用小说转剧本功能创作的短剧《左券夫妇离婚吧》,单集播放量高达1977万

在多位影视编剧、导演眼中,剧本创作远不止写作那么大略,更涉及到繁芜的行业规则和多方博弈。
“AI写剧本”无论从写作能力还是人情光滑油滑上来说,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你追剧时流的泪有若干是AI算出来的|腾讯新闻贵圈

1

开拓AI智能创尴尬刁难象的人叫刘笑逸。
在首创海马轻帆之前,她是一名编剧。

11年的编剧生涯里,每次碰着不熟习的题材,她都要花费大量韶光查阅资料。
她想象着,假如有个智能机器人把资料全部找到就好了。
这种想法还会涌如今创作非重场戏时,比如竹林打斗的桥段,总希望Word能“自己天生一个”;或者写表白戏又想不出风雅的桥段时,就期盼着有智能机器人供应100场表白的戏,编剧只需在这根本上“做变形”,这样就可以把精力放在剧情构思和人物打磨上了。

2016年,她考试测验把这个设想落地,成立公司主攻智能写作和剧本评估。
“写作是有‘套路’的。
”刘笑逸对《贵圈》说,这意味着,创作的方法论和逻辑可以被数据构造化。
打开海马轻帆智能创作系统智能写作页面,点击新建项目,输入项目名称,用户就可以选择不同的剧本类型:院线电影剧本、网络电影剧本、剧集剧本、短视频脚本。
撤除基本的编辑器功能之外,每个类型都有一套创作模板,能够规范写作格式。
这套系统还设计了小说转剧本、一键场次导航、角色识别、赞助取名等功能。

每当被问到剧本可否被标准化、模型化的问题时,刘笑逸总是回答:“剧本创作是技巧大于灵感的,是在一定时长内讲一个故事,它是有边框的。
现在我见告你边框在这,里面怎么去写是你的事。
我们只供应根本,不设定上限,上限才是编剧要发挥的地方。

同一套NLP算法也用于支撑剧本评估。
据刘笑逸先容,电影《你好,李焕英》《拆弹专家2》《流浪地球》《误杀》,剧集《冰糖炖雪梨》《在远方》,网络电影《大蛇》《法医宋慈》等都利用过剧本智能评估做事。
用户将剧本上传后,AI在1分钟之内就会天生“体检报告”。

《唐人街探案》第一稿剧本得了84分,评级A-,属于值得开拓的项目。
算法比对,剧本主要场次共计38场,占比27.3%,低于35%的合格标准;高冲突情节均匀分布在剧本的前、中、后部,“符合电影剧本创作规律”;剧情轨迹显示为持续低落型,不匹配“剧情”题材类型。

2015年上映的《唐人街探案》得到第7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威尼斯日”特殊推举和展映,中海内地票房超8.23亿

刘笑逸阐明,AI评估的是剧本的硬伤,“比如电影开场7分钟必须有一个事宜,AI能见告你,这里缺了一个事宜。
但是,这个事是爆炸还是求婚,AI不知道。

2

AI目前没有办法替代编剧,“否则它就跟人类不相上下了。
在艺术创作领域,人的聪慧和创意恐怕是我们有生之年都无法被替代的。
我们做这个,我都知道AI干不过我。
”刘笑逸坦陈,AI在目前阶段不是万能的,但也不能鄙视它,利用得当就可以成为编剧很好的助手。

编剧林奇曾经用过刘笑逸公司的剧本评估做事,“当时写一个电视剧剧本,只有前3集,好奇试了一下,结果评分还挺高。
”看到反馈结果,林奇以为,AI剧本评估依照的彷佛还是“布莱克·斯奈德节拍表”,比如“几场戏之后该当有一个什么东西,你有没有?有没有高潮、起承转合?”

大部分商业电影的内容创作,都会遵照布莱克·斯奈德节拍表——它把故事分为三幕、15个环节。
对编剧而言,这只是一个工具,帮助他们在商业架构下,合理编排情节,“起到一个尺子的浸染。

广泛运用于好莱坞商业电影创作的布莱克·斯奈德节拍表,是AI评估剧本的依照

“但很多时候,15个环节可以像魔方一样随时变革,不一定第二个环节就得是主题呈现。
”林奇说,有履历的编剧或者文学编审,只要看前面十几场戏,就能判断一个剧本的好坏;而AI未必能像人一样灵巧,“它可能会按照一种公式去严格实行。

于越向《贵圈》先容,几大视频平台的S+级影视项目,不少都是按照节拍模型评出来的。
有些刚毕业的文学编审,也是将好莱坞剧本书里的条条框框作为评审依据,哀求情节密集,还会“列一个表格去评估你的人物够不足丰富、题材够不足新颖……末了评下来的S+,人物既不丰富,题材也不新颖。

况且当下娱乐行业的现实处境是,剧本再好,不请一线明星也评不了S+。
“像前段韶光的‘小仵作’,没有明星就只能评到B级,但它比(有些)S+好看多了。
”于越说。

古装悬疑剧《御赐小仵作》没有一线明星参演,却凭精彩的剧情成为高口碑爆款

至于“情节密集”这种评价,她表示,甲方哀求有多密集,编剧就可以写多密集。
“但是,如果不去考量一个情节精不精彩,只评估有没有或者有多少,这种密集的垃圾情节有什么用呢?”

林奇刚刚写完一个电影剧本,讲的是某地退休公安的英雄业绩。
制片人、投资人、演员看完剧本都说好,但还是“必须要符合主管部门的审核见地”。

“编剧没有话语权。
”于越总结,一个剧本在投拍前要经由无数遍评审,剧方评审、资方评审,资方老板、资方老板助理、资方所有人,末了投拍了还有导演、副导演、每一个演员和演员助理,“任何人都可以决定一个情节,唯独编剧不可以。

她碰着过演员由于想出风头,哀求改剧本的情形。
还有更繁芜的,那是一个传统二争一的模式——男一、男二和一个女主的故事。
剧本创作初期,编剧团队“不想让男二为女主付出太多,女主又没办法回应他”。
但资方哀求两条感情线都甜,不仅要男二为女主付出统统,还要“亲亲抱抱”。
结果,“中间某个阶段,所有编剧冒死加这条线,心力交瘁。

没过多久,一部类似的剧播出后,女主被骂得很凶,于是资方让编剧把故事改了回来。
开机前一两个月,平台方又追加需求,要加上男一和男二的感情线,“一直让他们卖腐,说一些暧昧的话。
”于越清晰记得,当时女主看完剧本,以为自己的角色像“同妻”,提出要改。
导演才赞许把这条线改掉,“末了我们改回了之前的东西。

她见告《贵圈》,以前是导演哀求改剧本,现在剧本的决定权很大一部分节制在明星手里——明星的档期决定他的戏份,写多了就要删;明星的咖位也决定他的戏份,写少了就要加。
“有的明星怕晒,写了外景也不能拍;有的明星不想动,那就不能有打戏。

“不雅观众总是骂‘加戏咖’。
有些时候,他们是无辜的。
”于越拿某部悬疑网剧举例,“当时男女主演都只给了几场戏的档期,剧本里写好的情节只能删掉,再填别的戏份进来。

同行见告她,有些剧方想从平台多弄点钱,就把30集的剧本扩充到40集。
但主角的片酬和档期已经定好了,多拍1分钟本钱就会增加。
“他们就会找几个编剧来,专门水一条线,再找个便宜的配角演,结果那个配角就被骂得很惨。

这些日子,林奇每天都要和当地主管部门的领导谈论剧本,“他们说哪个地方弗成,那就得改。
这么众口难调的事情,AI怎么可能完成呢?它只不过是按公式去评判你而已。

3

刘笑逸说,海马最新上线的“小说转剧本”功能,与短视频“特殊契合”。
开拓阶段,她和团队用算法剖析了上千集快手短剧,创造大部分内容便是将“爽文”视频化。
“这件事AI完备可以做到。
”她阐明个中的事理,“AI会把一些上帝视角、生理描写删减、转换成影视化措辞。
短剧一集2分钟,短平快,只要小说文本完成度高,适宜影视化,AI转化跟一个编剧在那改,真的没有什么差距。
”刘笑逸认为,在这方面,人类不会比AI改得更好,“由于可发挥的空间是有限的。

于越有个朋友专门写短视频剧本,“他每天早上去公司开会,把最近盛行的短剧全部拉出来看一下,去模拟1个、10个、100个,然后赶紧投拍。
比如婆媳吵架,直接写一个分镜,你说什么我说什么,顺手写下来,5分钟就完事了。

对付商业剧本的创作,林奇有一套自己的心得和方法。
他暂时不相信AI可以通过公式节制个中的门道。
“这个行业最大的代价,不是人的代价吗?编剧最主要的是思考。
”刘笑逸也认为,AI在现阶段最大的代价,是成为编剧的赞助工具。

导演陈思最近在做几个短片项目,每次写完故事梗概,都会将文本上传到海马的网站上,一键天生完全脚本。

他也考试测验过剧本评估,“人物互动、命运迁移转变那些剖析,可以起到赞助浸染。
”比如AI评估结果,会详细列出剧本里的人物互动关系,包括出场韶光是不是合理,每场戏里面的互动有多少。
一旦AI提示,剧本里的1号人物和2号人物互动非常稀疏,他就会进行相应的调度。

剧本评估系统整理了《唐人街探案》的人物关系图,系统可根据人物互动的情节设置和合理性,提醒创作者调度剧情

“但是牵扯到剧情分布,哪段剧情主要,哪段剧情不主要,我以为对目前的AI来讲难度还是大了一点。
”陈思向《贵圈》举例称,有时候AI理解的主要场次,在他看来并不主要,“反而有一些是我认为主要的场次,AI以为不主要。

陈思说,有朋友写过一个文艺片剧本,AI只打了60分,“但专业评审很喜好”。
他转念一想,就算AI打了85分又能若何呢,“终极还是要不雅观众来判断。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于越、林奇为化名

来源:贵圈·腾讯新闻立春事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