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素符号的读写
化学用语是常用来阐述物质的组成、构造和变革规律的。但目前,在学术互换和化学传授教化中,元素符号的读写很分歧一。如:
元素符号:“H”——有的读“qing”(汉语拼音氢)
有的读“[eit∫]”(英语国际音标读音)
元素符号“Co”——有的读“gu”(钴)
有的读“[Si:]—[ou]”
化学式“H2O”的组成——有的读“qing—2—yǎ —1”(氢二氧一)
有的读“[eit∫]—2—[ou]—1”
化学式“CO”的组成——有的读“tà—yǎ ”(碳一氧)
有的读“[Si:]——[ou]”
在写法上也有些混乱。如:
把铝的元素符号写成“AI”、“Ae”;氯的元素符号写成“CI”、“Ce”等等。
从上述几例可以看出:
①若读元素符号的英笔墨母发音,虽较方便,但象Co—钴和CO——一氧化碳即成同一读音,难以差异,势必造成混乱。
②元素符号是用该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或附第二、三个字母之一表示的,该元素符号本应读成拉丁笔墨母音。但有的元素原文并非拉丁文而是来源于其它措辞。如钨,原文是德文的“Wolfram”。可见,元素符号的读法和写法也并非非按英笔墨母不可。
因此,化学用语虽然是国际化学界“约定俗成”的笔墨法规,但其读法,可以因措辞的不同而不同。按照我国的国情,还是采取汉字读音法较为适宜。其写法最好按拉丁文写法而不要按英文,即铝应写为“Al”,氯写为“Cl”。
2、分子式的读法:
①无可变革合价的:如Al2O3,铝是+3价,氧是-2价,两者常日都没有可变革合价,可以不读成三氧化二铝,而读作氧化铝。同理,Na2O读作氧化钠,MgCl2读作氯化镁(氯元素虽然有多种化合价,但是显负价时只有一种-1价的),K2SO4读作硫酸钾,Ba(OH)2读作氢氧化钡。
②非金属元素有可变革合价:如SO2中硫显正价时有+4、+6两种化合价,以是要读出原子的个数,该当读作二氧化硫。同理,SO3读作三氧化硫,CO读作一氧化碳,CO2读作二氧化碳。
③金属元素有可变革合价:如FeSO4和Fe2(SO4)3,显低价时加“亚”字以示差异。按照这个规定FeO读作氧化亚铁,Fe2O3读作氧化铁(或三氧化二铁),Fe3O4读作四氧化三铁,FeSO4读作硫酸亚铁,Fe2(SO4)3读作硫酸铁,FeCl2读作氯化亚铁(或二氯化铁)FeCl3读作氯化铁(或三氯化铁)。MnO2读作二氧化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