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材学: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束定芳

择要:国内外近年来外语教材研究呈现出专业化、学科化、多元化的加速发展态势,外语教材学呼之欲出。
外语教材学的研究目标是探索外语教材培植规律,构建做事外语教诲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外语教材理论体系。
外语教材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外语教材性子和功能、外语教材史、外语教材编写、外语教材剖析与评估、外语教材利用、外语教材与西席发展、外语教材管理、外语教材生态系统等。
外语教材学培植须要外语教诲生态体系中各参与方配合尽力,造就专门人才,培植分类教材数据库,利用数据剖析模型对教材进行全方位剖析与评估等。
外语教材学还应关注研究方法创新,利用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及稠浊研究等多元方法加强教材及其实际利用效果研究。

关键词:外语;教材;外语教材学;学科培植;教诲生态体系

1. 弁言

外语教材学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外语教诲在中国教诲体系中霸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中国改革开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起到主要浸染。
外语教材承载着外语教诲“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特殊是开阔“国际视野”和厚植“家国情怀”的主要任务。
外语教材研究对外语教材培植和教材理论体系构建具有极其主要的意义。
我国每年出版各个学段、各种类型的外语教材数量浩瀚,但是质量良莠不齐,教材编写、利用、评估和管理急需系统化理论研究成果的指引和支持。
本文简要阐述外语教材学的目标、紧张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旨在构建外语教材学的学科体系,做事外语教材培植和管理,促进外语教材编写实践和外语教材研究发展。

2. 外语教材研究学科化势在必行

我国早已有学者从教诲学角度把教材作为专门的研究工具开展了系统研究。
李嘉瑶和王建新(1989)编著的《教材学》是中国最早提出“教材学”的专著。
曾天山(1997)的《教材论》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教材研究的教材本体论、教材史论、教材体例论、教材传授教化论、教材管理论、教材改革论平分歧方面。

在国际外语传授教化界,教材研究也已逐渐形成专门领域,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Tomlinson(2022)认为,“教材开拓学科”(the discipline of materials development)覆盖教材开拓和利用过程研究的方方面面,包括教材设计、教材编写、教材评估、教材改编、教材利用研究等。
Norton & Buchanan(2022:xxiii)指出,教材研发是运用措辞学一个发达发展的领域,吸引了许多博士生的兴趣,干系课程也特殊受硕士生欢迎,由于它既带来理论洞见,又对措辞传授教化专业职员具有实用性。

外语教材研究发展至今已有相称的积累,亟须构建系统性的理论体系来深化研究。
常畅和杨鲁新(2023)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1962—2022年我国外语类核心期登载载的英语教材研究进行了剖析,结果显示国内外语教材研究主题涉及教材编写、利用、剖析、评估、研发等方面,但研究整体上缺少系统性。

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材培植与管理事情。
2019年12月,教诲部同时出台了《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和《普通高档学校教材管理办法》,明确指出教材是“国家事权”,教材必须“表示党和国家意志”、“表示党和国家对教诲的基本哀求”。
教诲部也设立了专门的教材管理机构,批准成立了多门学科的国家教材培植重点研究基地,并哀求加强教材学科化培植,构建并逐步完善教材理论体系。
这些举措为提升我国教材培植和管理水平、做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供应了主要的机制保障。

3.外语教材学的研究目标与紧张研究内容

3.1外语教材学的研究目标

作为课程的基本载体,教材与学科的培植及其特点关系密切。
外语教材受到措辞学和运用措辞学理论的影响远超教诲学,因此外语教材学有其光鲜的学科特色。
外语教材学的总体目标是探索外语教材培植规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派头”、做事中国外语教诲实践的教材理论体系。

外语教材学可从本体论、实践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构建外语教材理论体系。
外语教材学首先需研究外语教材的实质与特色,包括外语教材的内涵与外延、教材的功能和局限等。
其次,外语教材学需在措辞学、二语习得、教诲学、生理学等干系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的根本上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依据,为教材编写供应辅导。
再者,外语教材学需为教材利用、教材评估、教材管理、西席专业发展等供应理论和方法辅导。

3.2外语教材学的紧张研究内容

我国较为系统的教材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
李嘉瑶和王建新(1989)提出了教材学的学科构造构想,由总论、属性论、构造论和管理论构成。
总论包括教材史、教材的地位与浸染、教材学研究的工具、教材学研究的方法;属性论包括教材的分类、教材的属性、教材的实质、教材属性对教材培植的影响;构造论包括教材的总体构造、教材的个体构造、教材的构造设计原则、教材的构造优化;管理论包括教材的生产与编著劳动、教材管理的实质、教材的宏不雅观管理、教材的微不雅观管理、教材管理军队。
这一教材学研究内容分类总体清晰明了,侧重教材构造和教材管理,但缺少教材内容剖析、教材利用、教材评价等的阐述。
曾天山(1997)的《教材论》包含教材本体论、教材史论、教材体例论、教材传授教化论、教材管理论、教材改革论、教材比较论、教材发展论等,教材学研究内容更为丰富,但是前后章节内容之间存在较大交叉和重合。
21世纪以来,海内教材研究整体逐渐步入多元化阶段,涉及国外教材管理系统编制比拟研究、教材内容剖析、教材评价机制研究等。
外语教材研究近10年来也拓展到外语教材内容剖析、国内外外语教材比较剖析、外语教材利用研究、外语教材评估研究等多元化的研究阶段(常畅,杨鲁新 2023)。

国外外语教材研究迄今经历了一个从“教材评估”到“教材编写”,到“教材研究三重点”,再到“教材研究多维度”的发展过程。
Cunningsworth(1995)聚焦教材评估,旨在帮助西席选择教材。
Tomlinson(2001)编辑的Materials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一书紧张聚焦教材编写,分为素材网络与教材编写、教材编写过程、教材评估过程、教材的电子呈现、教材编写建议5个部分。
Harwood(2014)提出教材研究应包括教材的内容剖析、教材利用和教材编写。
Norton & Buchanan(2022)在干系研究的根本上,增加了教材历史发展、教材与技能、教材与西席发展等内容。

外语教材学是一门跨学科学问,与诸多学科存在交叉关系。
外语教材研究需借鉴措辞学、二语习得理论,磋商措辞学、二语习得理论对外语教材编写的影响,并谈论教材功能对措辞学和二语习得研究的启示。
外语教材编写需遵照教诲学的基本事理,符合教诲生理学的基本原则。
外语教材管理则与管理学关系密切,也有研究者提出了教材管理学观点(孙绵涛,李莎 2021)。
综合教材涉及的不同方面,我们认为外语教材学研究应包括以下内容:(1)外语教材实质特色和功能研究,(2)外语教材史研究,(3)外语教材编写研究,(4)外语教材剖析与评估研究,(5)外语教材利用研究,(6)外语教材与西席发展,(7)外语教材管理研究,(8)外语教材生态系统(ecosystem)研究(束定芳 2023)。

3.2.1外语教材实质特色和功能研究

“教材”在英语文献中称为“textbook”或“coursebook”,教材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一样平常称为“material development research”,这反响了关于教材的理解从狭义向广义扩展。
“textbook”紧张侧重教材选文;“coursebook”侧重作为一门课程的内容,不一定限于详细课文,范围有所扩大;“material”则将教材范围进一步扩大,任何发挥传授教化功能的材料都属于教材研究范围,且这种趋势近年来再次增强。

“教材”是一个复合观点,教材的类型多种多样(钟启泉 2019)。
传统的教材分类一样平常包括纸质媒体组成的图书教材,胶片与磁带、唱片为媒体的视听教材,广播为媒体的广播教材,以及立体的实物、仿照实物模型、标本等实物教材,可统称为“仿照教材”。
打算机信息技能参与之后,仿照教材得以数字化而形成“数字教材”,仿照教材和数字教材的一体化形成“多媒体教材”。
Guerrettaz et al.(2021)指出,现有教材定义每每忽略了传授教化材料的繁芜性,包括它们如何影响措辞学习者和西席、措辞传授教化和措辞利用,并且受限于单一类型的材料,即教科书。
措辞西席和学习者在教室上实际利用传授教化材料的多样性超出这种狭隘的观点化范畴。
国际措辞学期刊System在2021年推出“教材利用”特辑,刊载的7篇文章磋商了形形色色的措辞传授教化材料,如电影、手机运用程序、自然界物体、西席的临时拼图活动等,拓展了传授教化材料的内涵和外延。

关于外语教材的功能,Mishan & Timmis(2015:5-6)根据学生反馈,总结出教材的5个主要浸染:(1)通过有趣和具有视觉吸引力的内容有序推进学习,且知足学生对教材的学习和生理认知需求,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供应大量打仗措辞利用的机会,措辞材料涵盖各种文体、风格、口音等;(3)供应有关措辞、学习者培训、策略利用和文化的全面信息;(4)借助文本和传授教化活动引发学生的口头和书面反应,通过呈现学生个体履历之外信息丰富的主题知识促进其自主学习;(5)为西席教诲供应传授教化模型,是西席发展的跳板,引发西席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教材。

近年来,当代科学技能特殊是人工智能技能为外语传授教化发展供应了新的可能,利于培植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外语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又得到拓展。
人工智能运用于教材开拓可在教材呈现办法上实现立体化、多模态化,在教材内容上环绕干系主题由教材利用者即时天生主题知识,填补传统教材的容量或知识创造方面的不敷。

3.2.2外语教材发展史研究

中国外语教材发展演化、有关外语教材重大事宜和主要教材的研究包括海内代表性外语教材编写、国外外语教材引进和利用研究,以及外语教材审核与管理制度发展过程的回溯梳理,对付汲取历史履历、彰显中国特色、凝聚中国聪慧以构建中国外语教材理论体系具有主要参考代价。

北京外国语大学许国璋师长西席于20世纪60年代初主编的《英语》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全民学习英语最主要、最具影响力的教材之一,风靡中国英语传授教化界几十年。
这一“征象级”教材奇不雅观背后既有改革开放对外语需求巨大、优质外语教材或传授教化资源奇缺等外部缘故原由,也有教材采取构造主义措辞学和语法翻译法的传授教化理念、配备大量措辞知识练习等自身上风。
再如,1981年教诲部颁布《高档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暂行事情条例》,规定教材编审委员会是教诲部外语教材和传授教化的业务辅导和咨询机构。
许国璋等一批有名外语教诲专家作为该委员会的紧张成员,为中国高校外语教材编审做了大量事情,对外语教材培植起到主要的推进浸染。
北京外国语大学胡文仲等编写的College English、上外洋国语大学李不雅观仪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李筱菊主编的《交际英语教程》、复旦大学董亚芬主编的《大学英语》等外语教材在这一阶段陆续出版发行并广泛利用,成为对中国高校外语传授教化产生深远影响的里程碑式经典外语教材。

由此,外语教材史研究首先须要梳理国内外主要外语教材的历史发展和演化过程。
研究者可磋商下述干系问题:最早的外语教材及其编写活动涌现于何时?不同期间编写的经典外语教材有何特点,反响了若何的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背景?哪些外语教材为什么能在外语传授教化史上产生主要影响?

其次,外语教材史研究应关注外语教材编写与传授教化理论研究、实践的关系。
Howatt & Smith(2014)把英语作为外语的传授教化历史分为4个阶段:(1)古典期间(1750—1880),模拟古典措辞的传授教化办法,与其关联的传授教化方法是语法翻译法和古典法;(2)改革期间(1880—1920),重视口语传授教化,干系的传授教化方法是直接法和自然法;(3)科学法期间(1920—1970),遵照科学依据履行传授教化,干系的传授教化方法包括口语法、情景传授教化法和听说法;(4)交际法期间(1970至今),学会“现实生活中的互换”,干系的传授教化方法是交际传授教化法和任务型传授教化法。
这4个期间国际紧张英语教材是实现相应外语传授教化思想与理念的载体,也受到特定阶段外语传授教化方法的影响。
中国外语教材的发展过程表现出类似特色。
但是,中国的外语教材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教诲不雅观念尤其是汉语教诲不雅观念的影响?外语教材对中国外语教诲发展、外语人才培养发挥了什么浸染?这些都是外语教材史研究的主要课题。

3.2.3外语教材编写研究

教材编写过程研究能为教材质量提升、教材理解和利用、教材管理规定制订供应主要参考。
然而,教材编写过程研究尚未受到足够重视,海内近年来开始有学者磋商外语教材编写过程。
文秋芳(2023)先容了在实践根本上凝练的大学外语教材编写理论体系,该体系包含国家与社会哀求、外语教材文化范畴、外语教与学的理论、外语学习者发展特点、编写管理规范5个要素,每个要素各有特点又相互干联。
从初始操作程序上看,它们有先后顺序,但教材编写过程中它们须协同发挥浸染,才能确保高质量的外语教材编写。
束定芳和王蓓蕾(2023)从教材编写参与者的角度详细记录了某套高中英语教材编写过程,为教材编写事情组织、编写职员选拔、编写方案制订、教材单元板块设计、教材试教试用、教材质量审核等研究供应了鲜活的一手资料。

干系研究也涉及外语教材编写的影响成分。
Xu et al.(2023)研究了一逻辑黉舍西席、一名大学研究员和一名专业教材编写者在编写英语教材过程中的互助与互动,创造参与者的代价不雅观和信念影响了他们在互助设计教材过程中的实践,进而影响了互动和协商过程。
Yildiz & Harwood(2023)通过对来自不同国际出版社6位作者的访谈,揭示了编写环球教科书所受的各种限定。
作者们普遍反响面向环球发卖教科书的出版商更方向于利用国际材料而非区域或本地材料,编写过程每每由出版商而非作者主导,西席和市场发卖的反馈、禁忌话题等也限定了教材作者在决策中的话语权,妨碍了他们考试测验精益求精打造产品的努力。
因此,作者们建议教科书出版商重新考量教材编写和生产过程,以提升环球教科书质量。

外语教材编写研究需进一步加强教材编写过程管理和呈现办法研究。
教材编写过程管理研究的课题紧张包括:如何制订教材编写方案?如何选择或者创作措辞材料?如何设计学习活动或练习类型?教材呈现办法研究的主要课题包括:如何在教材编写中利用新技能?如何开拓新形态教材?教材编写方案应依据国家发展计策、学科专业传授教化大纲、课程标准或指南、学科知识图谱和前辈研究成果、学生和西席实际需求等制订。
措辞素材选择应依据“真实性”原则,基于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等实际情形,只管即便呈现不同文体、主题和风格的语篇或非连续性文本等。

3.2.4外语教材剖析与评估研究

教材内容剖析对教材选择、教材内容改编或扩充发挥主要参考浸染,并对教材编写具有实用代价。
教材内容剖析最初聚焦教材评估,其目的是为教材选择供应指引。
Cunningsworth(1995)紧张环绕措辞知识和技能对教材的内容与构造进行剖析,评估教材是否适宜作为某门课程的传授教化用书。
措辞知识内容包括措辞形式与措辞利用、语法、词汇、语音、措辞风格、语篇文体等,措辞技能包括听说读写,以及教材中的话题、主题内容和社会代价不雅观。
教材内容剖析也涉及传授教化方法利用要素,例如学习者需求、传授教化辅导原则、学习和传授教化步骤、学习者角色定位、技能学习等。
Cunningsworth(1995)的教材内容剖析还涵盖西席用书及教材对西席角色的定位。
McGrath(2002)不但先容了教材评估和剖析的详细内容,还论及了教材改编和传授教化材料的重新设计。

外语教材内容剖析与评估不仅要关注措辞知识和措辞技能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更要关注教材主题内容的思想性、时效性和适宜性,并且关注教材呈现办法是否符合教诲学和生理学事理,是否符合教材利用者的认知和生理特点等。
教材内容剖析与评估既可在教材利用前履行,也可在教材利用过程中或利用后履行,旨在为教材的有效利用供应参考,为教材修订供应有效反馈。

3.2.5外语教材利用研究

教材利用是落实传授教化大纲要求、实现传授教化与学习效果的路子。
教材编写应充分考虑外语教室传授教化中教材利用的实际情形,教材评价也应结合教材利用。
外语教材利用研究成果能为教材研发和教材管理供应主要参考,是外语教材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已有部分外语教材利用研究关注教材利用者的教材不雅观、教材利用策略与影响成分,以及教材利用产生的影响(如徐锦芬 2023;徐锦芬,刘文波 2023)。
徐锦芬和邓巧玲(2024)从学习者能动性角度构建了英语教材利用活动系统模型,为教材利用的学生成分认识与理解、教材编写等供应了参考。
但是,外语教材利用的实证研究整体仍旧欠缺。

未来外语教材利用研究需关注教材成分(教材内容、难度、语篇篇幅等)与西席成分、学生成分、教室成分之间的多重互动关系。
西席对待教材的态度和教材利用办法存在差异。
有的西席基本按照教材编排构造授课,有的西席结合教材和补充材料施教,而其余一些西席则完备冲破教材原有框架,根据对课程的理解改编或者选择教材干系内容履行传授教化,这与西席的信念、传授教化知识和履历、培训经历、传授教化风格等密切干系。
学习者的信念、学能、学习风格,教室布局、课时安排等教室和制度成分,以及教诲管理者对教材利用和外语传授教化的态度等也会对教材利用产生影响(Hutchinson 1996)。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者如何利用教材理应成为教材利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精良的外语学习者一方面长于在西席辅导下,用好教材中的措辞素材、练习和措辞技能演习,另一方面在教材之外打仗大量外语输入,比如阅读文学名著或报纸杂志、不雅观看电视节目或经典电影等。
两者如何平衡和相互促进值得关注,研究者可通过个案研究、调查研究开展深入磋商。

3.2.6外语教材与西席发展

西席是教材利用者,也可以是教材编写者。
优质教材无疑能够促进西席专业发展,而精良西席可通过创造性利用教材,填补教材的先天不敷。
教材编写过程是促进西席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子,参与教材编写西席的专业发展也是提升教材编写质量的条件条件之一。
有关教材与西席发展的研究紧张包括教材作为西席发展的资源、教材利用中的西席能动性、教材编写与西席发展。

徐锦芬(2023)认为,外语教材培植具有代价引领、理论引领、专家引领和技能引领四大紧张特色,因此教材利用能够促进西席专业发展。
杨姗姗等(2023)采取个案研究法探析 7 名高校外语西席在教材编写项目中的专业发展情形及其影响成分,创造外语西席的专业发展表示在理论自觉、实践自觉、共同体自觉和身份自觉4个方面,受到个体、项目机制、学术机构、宏不雅观环境4个层面成分的影响。

外语教材与西席发展的研究还应关注教材利用过程中传授教化资源拓展与开拓对西席专业发展的影响。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责任教诲英语课程标准》都倡导西席开拓和利用教材之外的传授教化资源,鼓励编写校本教材。
这对西席深刻理解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传授教化目标与传授教化资源的关系等具有主要促进浸染。

3.2.7外语教材管理研究

教材是“国家事权”,我国政府一向高度重视教材管理事情。
教材管理研究的工具一是管理的主体,包括机构和任务人;二是标准,即管理的依据和内容;三是管理的程序。
我国已经建立以国家教材委员会为最高管理机构的教材管理系统编制,设立了国家教材培植重点研究基地,详细的事情履行由教诲部教材局卖力。
各高校和地方教诲管理部门都成立了专门的教材管理机构。
教诲部还出台了不同学段教材的管理办法,对教材编写、选用等做出详细规定和哀求。
教材内容和呈现办法也由教诲主管部门组织学科专家等进行审核。

当前教材管理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是如何优化教材管理的程序和内容,如何利用当代网络和人工智能大数据技能对教材编写和利用进行赞助管理(孙绵涛,李莎 2021)。
教材编写还涉及出版社、教诲理论研究及国际学术互换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外语教材管理特殊是编写过程管理和教材审核需建立开放、动态的管理机制。
例如,由于外语教材涉及外国措辞和天下文化呈现,外语的措辞规范、天下文化的代表性等还需干系本族语专家审核。

3.2.8外语教材生态系统研究

教诲是个生态系统,外语教诲是全体教诲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分支系统,外语教材是外语教诲生态系统中各方能量互动和传输的主要表示,外语教材的编写和利用也是构建教诲新生态系统的主要手段之一(束定芳 2023)。
我国外语教诲生态系统中,教材不仅表示课程大纲、课程标准的哀求,承载学生课程学习的内容,也是西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依据和原本,更是学生提升核心素养的根本资源。
教材表示国家意志,政府根据国家发展计策制订教诲方针政策,教诲主管部门方案课程标准制订、组织教材编写和审核。
出版社根据传授教化大纲和选题操持建立教材编写团队,教诲主管部门、出版社组织或约请专家进行教材审核。
因此,教材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研究外语教诲生态系统中影响教材编写和利用的各项紧张成分及其互动办法。

外语教材生态系统研究除了关注国家政策制订部门和教诲管理部门对教材的哀求,还应磋商学生、西席、家长、教材编者、编辑和出版社各方对教材的态度和浸染,以及教材作为一种知识和文化产品受到的各种限定,包括政治、文化习俗和商业规则的限定等,制订干系的研究议程,以促进教材开拓和编写创新。
教材研发须要各方面积极参与和配合尽力,并且须要鼓励新的声音的表达(Norton & Buchanan 2022:xxiii)。

4. 外语教材学研究方法

外语教材研究与外语传授教化其他研究一样,需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的性子采取得当的研究方法。
外语教材研究方法紧张包括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及稠浊研究。

定性研究常日适用于教材发展过程研究、教材编写研究,而定量研究更适用于教材内容剖析与评估、教材利用研究等。
例如,外语教材史研究可通过对外语教材编写、教材利用、教材管理等史料的定性剖析,厘清教材发展历史,并从中总结履历、归纳特色、创造规律,辅导今后的教材理论研究和研发实践。
Atkinson & Corbitt(2023)利用定性内容剖析方法,基于口头陈述和访谈数据探究了开放式写作教材编写中教材开拓原则的运用,创造新手教材编者看重学习目标,考试测验创建可关联的内容,并采取多样化的重复和层叠来构建模块化章节。
教材内容剖析和评估也可利用语料库方法,建立分类教材资源库,开展定量剖析研究,为教材内容研究和教材评估供应数据支持。

稠浊研究在外语教材研究中的运用逐渐受到更多关注。
Guerrettaz et al.(2022)提出了措辞教室的教材利用研究“议程”(agenda),紧张包括教材利用与措辞传授教化法(materials use and language pedagogy)、教室互动干系的教材利用(materials use in relation to classroom interaction)和教材利用中的措辞多样性、文化与权力(language diversity, culture, and power in materials use)3个方面,详细分为7个研究任务:(1)采取定性案例研究方法,界定和剖析教材在教室生态中的浸染;(2)采取纵向比较案例研究方法,探究特定教材的利用如何塑造西席的传授教化知识和传授教化实践;(3)开展探索性研究,磋商措辞西席教诲项目中措辞传授教化/学习材料的传授教化内容;(4)采取多模态剖析方法,定性识别教室中利用的不同教材形成的多义符号意义建构模式;(5)以学生措辞利用为重点,记录小组活动中的教室互动,通过对交互的多模态剖析和访谈剖析稽核教材的预期和意外结果;(6)开展民族志研究,探索学生和西席如何接管、抵制或以其他办法回应教室教材中的措辞变体和文化;(7)采取民族志案例研究方法,探究措辞方案活动中的教材利用。

教材研究另一主要的方法是比较研究。
研究者可比拟天下各地外语教材的构造和内容,环绕教材培植目标、理念、内容、体例创新等前沿问题开展国际比较研究,为海内教材编写供应借鉴。
教材比较研究还可在不同学科教材之间进行,比如外语教材与汉语教材或其他学科教材的比较,以凸显学科特色,汲取干系履历,深化对外语教材实质与功能的理解。

5. 结语

中国外语教材学的目标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派头,做事中国外语教诲和人才培养的外语教材理论体系。
外语教材学的研究工具和研究内容包括外语教材实质特色和功能研究、外语教材史研究、外语教材编写研究、外语教材剖析与评估研究、外语教材利用研究、外语教材与西席发展、外语教材管理研究、外语教材生态系统研究。
外语教材学研究方法运用需科学化和多元化,依据研究目标和问题采取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或稠浊研究方法,加强基于大型语料库或数据剖析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外语学习者数量浩瀚,对精良外语教材需求巨大,而外语教材编写、利用和管理仍旧缺少科学的理论辅导。
外语教材学的理论构建和运用实践研究将推动我国外语教材研究深入开展,真正提升外语传授教化水平和效益。
外语教材学前景光明,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略)

(本文首次揭橥在《外语界》202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