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封底处,印着几则推举语。

个中,“凯叔讲故事”创始人兼CEO凯叔写了这样一句话:“萌萌小朋友已经走在了很多大人的前面。
我们要抓紧遇上。

腾讯金融科技总监周治明感慨:“9岁就能借助人工智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实在惊为天人。

“一个9岁的孩子能写书?”拿到书稿前,任务编辑王小聪没有上述紧迫感,更多是疑惑。
由于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她对稿件质量没抱太大希望。

开学前9岁的他用AI写了一本科幻小说

她预测,“这可能是篇充满错别字、语病和逻辑混乱的稿子。
”审稿时,她创造故事生动有趣,措辞水准“乃至超过了一些成年作者的水平”。

她一周完成了编校,顺利通过终审。
这样的顺利程度,在她的从业经历中属于“非常罕见”。

图 | 终审通过

王小聪很好奇,找到策划编辑晓晓互换。
两人得出的结论是,书中措辞的严谨来自于AI——在确定的语法规则里,AI更不随意马虎出错。

书印出来后,营销编辑大猫翻看样书,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完了,我家孩子再努力也赶不上。
”焦虑平复后,大猫更关心的是,“在这个AI时期下,我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在一个酷热的午后,带着各类感情和预测,显微故事的作者走进萌萌妈妈——婷婷的办公室。

以下是关于萌萌的真实故事:

“我催不动,得他自己乐意。
”婷婷讲起,她很早创造儿子阅读英文的能力不差,但语法是短板——入学测试也证明了这一点。

她和儿子聊了良久,建议他看看语法,他一贯谢绝。

今年,他的几个好朋友要考KET(Key English Test)和PET(Preliminary English Test)——剑桥通用五级证书考试中的两项考试,大家都在针对性备考。

来自差错的压力传导开来,两个月前他对母亲说:“妈妈,我也想考。
有了目标后,他主动学起英语。

婷婷曾试图“强制”儿子打网球,她觉着“小孩子还是要有一项运动”。
小区有网球场,她催儿子下楼打球。

他抗议,不愿意打,去了几天没再连续。
滑冰也一样,母亲的推举“一厢宁愿”,儿子面对不错的冰场不为所动。

一旦和儿子“对线”,母亲总是输的那一方。
有天早上,两人由于一件小事吵起来,她又输了。
“一定是一件小事,如果是大事的话,我一定能想起来。
”婷婷回顾。

她无计可施,放学时找班主任评理。
年级主任恰好途经,以为有趣,在一旁看了一会。
在学校,更常见的场景是老师向家长“投诉”学生,但家长向老师“投诉”孩子太少见。

关于若何才能“吵赢”儿子,她恳切诚意地“取经”。
班主任见告她:“你给孩子的选择太多了。

“萌萌学习成绩一定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是最差的。
”婷婷确定,儿子一定是班上“最让老师省心”的学生之一。
证据是,三年来她没接过老师的“投诉”。

学校很卖力,如果口算不好,老师会拉群让学生打卡。
如果体育不好,老师会监督学生每天磨炼。
儿子没“开过小灶”。

小学放学早,下午三点多放学。
为了便于家长接孩子,学校开设课后兴趣班,许萌萌选了不雅观鸟。
过了一段韶光,老师发了鸟类模型,他把模型带回家上色。
登录网站,报名参加涂色比赛时,他创造还有不雅观鸟的拍照比赛。

于是,许萌萌7岁开始不雅观鸟,拍摄鸟类的镜头比他的胳膊还要稍长一些。
不雅观鸟团以成人为主,他个头小小的,在一列身高相差无几的军队里猛然凹下去一块,在人群中突兀地走着。

图 | 萌萌用长焦相机拍鸟

此后,她常常陪儿子拍鸟,周末去野鸭湖,冬天风很硬,寒风呼啸。
夏天,他们去连云港,在沙滩上晒着大太阳走一天。
有时,在堤坝一蹲便是半天。

至今,婷婷都没弄清楚拍鸟的乐趣在哪里。
她能确认,儿子是愉快的。

不雅观鸟一去便是一整天,须要自己背干粮、背水。
拍鸟要去野外,常常走良久也找不到厕所。
如果路线难走,领队会提前解释,特地发“私信”问:“萌萌妈妈,这次条件比较艰巨,你能适应得了吗?”

这正是事宜的吊诡之处,领队不担心萌萌。
“小圈子里出了名的,都知道萌萌妈妈娇气。
”婷婷自嘲。
她认床,睡不好,有时炊事不适应,真的吃不下,看着像要“绝食”。

到了尖峰岭,萌萌爸爸——站长(别称)一进门,转身说:“我们回去吧。
”——房间太简陋。
相较之下,儿子很沉着,没以为有什么欠妥,用饭、睡觉、拍鸟照样。

“不雅观鸟”两年,许萌萌的收成超出了父母预期:在中国不雅观鸟记录中央记录219种鸟类,全国排名686,其拍照作品在2022年北京市中小学不雅观鸟赛鸟类生态拍照比赛获一等奖。

许萌萌订阅了《问天少年》杂志、《航空知识》杂志,喜好上了航模、无人机。
到了周末,他会跟大人去郊野空旷的地方试飞。

有天,他翻杂志看到了无人机比赛。
他对母亲说:“妈妈,我想参加。
”婷婷到处打听找教练,他开始接管系统演习。

“我们家的事情都得他(萌萌)主导,我或者他爸爸配资源。
”婷婷记得,有一年她出国,在机场拍了一张照片,照得有点模糊。
许萌萌认出,这架飞机可能是在土耳其生产的。

2023年,许萌萌获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诲竞赛无人机项目二等奖。
由于喜好无人机,他想参与翱翔器的设计。
有一天,他对妈妈说,终年夜想考北京航空航天算夜学。
母亲鼓励了他。

就这样,萌萌的韶光表很轻易地被他的兴趣填满了。

去年夏天,萌萌和上幼儿园时的好友Ethan见面。

几年前,Ethan随父母去加拿大,每年暑期返国。
几个小男孩聚在一起,Ethan提及自己玩的一款游戏,抱怨游戏不合理的地方。
萌萌听着,忽然说了句:“我帮你开拓一款游戏。

实在,许萌萌压根不会开拓游戏。
站长运营一家网站,但不会写游戏脚本,做游戏是另一码事。
这时,站长想到了ChatGPT。

这是许萌萌第一次打仗ChatGPT——输入问题,ChatGPT给出回答。
站长此前也只是听说过ChatGPT,但并不熟习。
他摸索着,为儿子供应技能支持。

末了,两人通过AI得到一段代码,在仿照器上做出了游戏Demo。
小程序能运行,但实际体验和萌萌的设想出入较大。
他玩了一会,意兴阑珊。
事情便告一段落。

过了几天,萌萌碰着一道数学题解不出来,妈妈不在家。
站长也解不出,他在网上查了大半天没搞明白。
这时,站长再一次想到了ChatGPT。
他们把题目“投喂”给ChatGPT。

许萌萌和ChatGPT的两次打仗,算不上多么令人深刻。
相同点是,他带着问题站在AI面前。
当问题办理,人和AI的互动停滞。
这两次与AI的“互动”,没有引起更多关注。

“萌萌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第一次用AI以为有趣。
我们(大人)也一样,问ChatGPT星座、景象之类的问题,但真的要用AI来做什么实在并不清楚。
”站长强调了“任务”的浸染。

“任务”很快降临,当时没人意识到这一点。

酷暑过去,玄月北京的气温稍降了一些,在国贸附近的一家西餐厅,站长第一次见黄小刀。
聚餐上,黄小刀带来了晓晓。

“朋友先容我们认识,期待我们做一个‘AI+教诲’的项目。
”站长运营一家网站十几年,专注成人职业教诲。
黄小刀做AI社群运营,写了脱销书《大家都能玩赚ChatGPT》。

赴约前,晓晓想的是宣扬黄小刀的新书,她是策划编辑。

饭桌上,她感想熏染到一个“有爱且松弛”的家庭。
当餐刀切开牛排,汁水溢出在餐盘上,站长讲起自己和儿子利用ChatGPT的两次经历。
三人都有孩子,免不了聊起身庭。

站长赞颂妻子,三句话里至少有一句是妻子,有时是两句。
直到聚会愉快地靠近尾声,他们连项目的影子都没商量出来。

一个困扰她许久的问题呈现,她想出一本给孩子看的AI遍及书,没找到得当的人选。
分别前,晓晓问:“站长,可以请你们一家人用AI写一本书吗?”

站长很愉快,他想:“刚好我家有小孩,年事也得当。
”他没有立即应下,说自己不敢做主,要回去开家庭会议。
这样慎重的回答,给晓晓留下务实的印象。

这天下午,景象阴沉,婷婷在寝室午休。
她迷迷糊糊地听见客厅里有两个熟习的声音对话。

“刀刀姐姐给大人写了一本AI干系的书。
你能给小朋友写一本吗?”

“我可以,我能写。
”萌萌立即说。
即便没见到,她能想象出儿子脸上的雀跃。

百口三票,已经有两票赞许。
儿子赞许了,婷婷也只能赞许。
站长给晓晓发,见告她“全票通过”。

站长承认,那天为了不吵醒妻子,先去问了儿子。
如果妻子醒着,他也还会先问儿子。
大人都赞许了,他再去问儿子,多少有些“强制就范”的意味。
“强制”对儿子没用。

在客厅的桌子上,站长和萌萌开始用ChatGPT写书。
他输入指令,AI给出书名《AI邪术学院:小朋友的学习伙伴》和大纲。
大纲包括AI的起源、AI绘画工坊、思维导图与AI等15个章节名,AI描述的章节内容很简洁。

“刚开始,我想这不大略,小刀一周交稿,我3天就能交稿。
”起初,站长高估了AI的浸染。
他以为,给AI输入每一章的大纲,小说就会像打字机往外吐纸一样唰唰往外冒。
当他真正开始操作,创造事情并不是这样。

不到五分钟,父子产生不合,吵作一团,一个要这样,另一个要那样,谁也不服谁。
两人吵得婷婷睡不着,她只能起床“武力弹压”,纷争止息——站长退出“沙场”,她来接管。

在这个家庭之外,晓晓收到了好——中午见面,下午收到了书名和大纲,晚上萌萌注册了小红书账号——账号和简介是由AI天生的。
她感慨:“真是令人惊叹的速率。

去年9月,晓晓陆续收到萌萌发来的大纲,“从我的角度看,主题有发散性,构思很有趣”。

但这些大纲被萌萌推翻了。
晓晓得到反馈是,萌萌自己创造这些大纲有逻辑不通的问题。

到了11月,萌萌给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初版内容,标题是《AI冒险之旅:与ChatGPT一起探索的乐趣》。

他把故事设置在冒险岛,就像迪士尼乐园里有米奇大街、奇想花园,岛上有奇妙实验室、情绪之湖、历史峡谷等区域,他和小伙伴在冒险岛上边玩边理解AI的根本理论和实际运用。

萌萌痴迷《哈利·波特》,每次去环球影城在哈利·波特乐园待的韶光最长。
他写的小伙伴番茄、球球,是现实中的好朋友。
去年暑假,他们一起去云南采蘑菇、学扎染。

第一个版本很快被推翻。
萌萌的情由是:“我本来是想写怎么用这些工具的,但后来我创造各个工具很随意马虎上手,不须要利用解释,它们和Word、PPT很不一样。
”初版中,他写了许多利用解释,比如如何注册ChatGPT账号,如何利用ChatGPT插件。

由于事情上的交集,晓晓认识了智谱AI首席生态官刘江。
当时,她拿到初版大纲,正在商量第二版的走向。

晓晓无意中提及手头的选题——一个9岁小男孩在AI的赞助下写书。
刘江很愉快,表示自己乐于供应帮助。
在晓晓的牵线下,刘江见到了萌萌一家人。

他给萌萌系统讲述了AI的起源和发展后,大人聊了起来,聚会进入下一个环节。

在大人的交谈声中,萌萌自顾自地拿脱手机,下载了APP。
他悄悄地注册了账号,和APP的人工智能助手谈天,很快玩了起来,嘴里不断蹦出“利用感想熏染”——他在比拟海内几款人工智能软件。
晓晓看到这一幕,印象深刻。

在第二版里,萌萌更多先容了AI的发展进程。
故事发生在北京西城区一所古典的小学校园,这是他熟习的场景。

设定中,涌现了以刘江为原型的“大江老师”——他是科学课的校外导师,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和盘托出AI发展史。
但实际上,刘江并没有去学校授过课。

在写书这件事里,刘江的出场并不多,他只在特定环节涌现。
除了第一次线下聚会,刘江短暂地涌现了一会,再便是几个月后,晓晓约请他为新书写媒介。

晓晓想了想,笑着说:“现在想想我也是这样,只是在拿到稿子后给出编辑见地,完成属于我这一part。

2024年1月,萌萌完成了第二个版本《AI少年时》,文档有3.8万字。

借大江老师之口,先容了重达30吨的新一代通用型打算机ENIAC、1964年开拓的谈天机器人Eliza、AlphaGo降服天下围棋排名第一的棋手柯洁、斯坦福大学李飞飞团队研究成果VoxPoser……

萌萌乐此不疲地梳理AI发展史。
对他来说,这和镜头里鸟类的种类、杂志里战斗机的机型一样,没有什么不同。

搜集资料时,他创造研发出ChatGPT的OpenAI,源于萨姆·奥尔特曼在硅谷发起的一次聚会。
饭桌上,大家谈论出新点子。
那时,马斯克也在场。

一天夜里,许萌萌兴致勃勃地问:“萨姆怎么把这些人约到一起用饭?”他很好奇。
母亲看着他,无法回答。

过了几天,萌萌弄清楚了这几个人的交集,对母亲说:“我知道了!
要去厉害的地方,把厉害的人聚在一起,再去做很酷的事。

收到大纲后,晓晓觉着“AI发展史”里涉及大量人工智能技能发展的专业术语,对小读者来说有理解难度——意味着第二个版本被推翻。

挂了电话,婷婷坐在阳台吹风,儿子已经熟睡了。
夜色深奥深厚,她闲坐良久,不知该若何见告儿子,“你的确很喜好(AI发展史),但它太‘小众’了,在现实层面不被须要。

巧合的是,那段韶光萌萌和小伙伴玩密室逃脱,他以为很有趣。
他一贯很喜好火星知识,参加过火星主题的夏令营,于是想到写一个火星生存主题的密室逃脱,放在书中作为一个章节。
故事里,主角不是用对讲机向事情职员提问,而是向人工智能助手提问。

晓晓以为这个故事很有趣,建议把它单拎出来。
就这样,萌萌确定了第三版的写作方向。

那是2024年1月初,刚好遇上放寒假,他有了大块韶光,险些用了全体寒假来写,大年三十上午也在写。

后来,这个故事以《AI少年:火星生存大寻衅》为名出版了。

图 | 书封

安歇韶光到了,萌萌跑进屋来,他瘦瘦的,跑起来像一阵风,进屋一把抱住了妈妈。
学习时“大脑处于飞速运转中”,此刻须要“充电”,他的额头贴着妈妈的额头,贴了一会。

我问他,写书难不难,尤其前两个版本推翻了。
他说:“只有初版写不下去。

写初版时,他在上学,回家先写作业,然后吃晚饭,吃完安歇一会,再开始写书。
算下来,每晚只能写二三十分钟,然后就到了9点——睡觉韶光。

上学路上,他绞尽脑汁地想情节,“大概两天就要想一个。

第二版里,他设计了一个情节——清晨,萌萌被AI叫醒,厨房里机器人在煎蛋,吃完早餐后,他坐胶囊翱翔器去学校。
梦醒了,他跑到厨房一看,创造妈妈真的在煎蛋。

很早之前,萌萌看过小说《火星接济》。
书里写到,由于星际旅行本钱过高,如果宇航员在火星上捐躯,尸首会被留在火星,而不会被带上飞船送回地球。
他把这个细节放进了小说。

“你以为难吗?写书难吗?”妈妈问。

“难,但如果有妈妈和人工智能就不难。
”萌萌说完,小声地补了句“实在可以不用爸爸”。
他笑出了声,抱住妈妈。
站长“更正”,他也发挥了浸染——中间供应过两次ChatGPT的账号。

萌萌写书的时候,多数是妈妈陪着。
“他趴着电脑前面,他知道自己能完成,但心里还是会怯,我能感想熏染到。

她阐明:“我可以什么也不干,坐在另一边忙我的事,但我得在。
”她更加理解,为什么6岁上学,18岁成人——人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分阶段的。

“GPT在手机上用常常宕机,我每次用它都要背着沉重的电脑。
”他思忖,或许用苹果手机可以规避这个问题。
但他想连续用国产手机,不想换成苹果。
萌萌拿起桌上的一个手机,看了一瞬创造是妈妈的,于是跑去另一张圆桌找到自己的。

他解开锁屏,在屏幕上点了几下,呼出一个界面,上面是几款他常用的AI工具。
在学校的主题研究课上,他和同学写剧本用AI找灵感,演出背景的三棵树是用ChatGPT天生的线稿。

图 | 在学校的舞台剧上,萌萌用AI设计道具

“如果其他小朋友也想写一本书,你以为他们能做到吗?”在《AI少年:火星生存大寻衅》的后记里,萌萌回答:“3岁可能太小了,如果4岁的小朋友脑袋里有非常好的想法,只要能坚持下去,写出来完备没问题。

我问他,“4岁的小朋友怎么让AI的表述更流畅,更像是小说?”

“在同一个智能体里跟它说。
它的影象偶尔只有三秒,约即是鱼。
”他的指腹摸着一个扁扁的,方形快递盒的边缘。

母亲见状,递给他一把壁纸刀。
他用小刀把胶条划开,揭开了盒盖。
我们看到,里面是叠放整洁的线路、底板和几个黄黑相间的车轮。

图 | 萌萌拆开快递盒

晓晓发出写书邀约时,正遇上小学开学,学生要选社团课。
原来,他是要连续选管乐团的。

“管乐团一周演习两回,平时在家也要练。
你要参加无人机比赛,要不雅观鸟,还要写书,真的有韶光吹中音号吗?”妈妈慎重地问。

萌萌想了一会,决定不选社团课。
为此,社团老师专门找他发言,争取他入团。
萌萌没答应。
后来,几次不雅观鸟活动他也“告假”了。

更大的磨练或许是,如何保持一个稳定的心态。
站长设身处地想,如果他是萌萌大约会“沉不住气”,“第一天就打电话见告所有人,我要写书了。
”但儿子没有。

有一天,萌萌写到扫尾处,刚合上电脑,有小伙伴来家里。
朋友问:“你寒假在干吗?”话赶到这儿了,他没说写书,说了点别的。
小伙伴也是随口一问,没有追问,这茬儿就过去了。

直到《AI少年:火星生存大寻衅》印出来,萌萌送班上同学每人一本。
番茄、球球拿到书很愉快。
有同学催他写下一本,把他们也写进去。
还有同学说,他们也想用AI写一个故事。

认识站长前,晓晓打仗过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从业者,他还是一个头部社群的卖力人。
他有孩子,也是9岁。

晓晓问:“你家小孩有打仗AI吗?”他说:“没有,忘了(教)。

晓晓看到,一个透明的“壁垒”强力地存在着。
即便身处于AI圈子的中央地带,家长也未必会把AI带给孩子——或许,在成人的潜意识里,人工智能和孩子无甚关联。

“过去,信息传播多以家庭为单位——大人学会,然后教孩子。
如果我们都没用起来,怎么教孩子?”对不少人来说,AI像一个“熟习的陌生人”,一个近在面前的“远方”。

晓晓不想“拐弯抹角”做一本书展示AI是什么,她希望通报给孩子一个旗子暗记——你可以用AI,它能帮你实现更多可能。

在同事的牵线下,《AI少年:火星生存大寻衅》有了进校园的机会。
那是北京海淀区的一所小学,婷婷去做了讲座。

结束后,一个小女孩很迫切地跑过来,她说:“姨妈,我也想用AI,但妈妈不让我用手机,怕影响学习。
”婷婷安慰了她。

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萌萌上幼儿园中班,就有自己的手机、iPad、平板电脑——个中有家长淘汰下来的机型。

那个时候,小朋友们还都在用小天才腕表,许萌萌有了自己的手机号,还注册了微旗子暗记。
上了小学,班上一共40逻辑学生,只有他一个人有微信。

一开始,在近90人的班级微信群里,只有许萌萌一个人是孩子。

有一回,由于学校主题研究课,许萌萌须要和同学在课外约韶光一起沟通。
他说:“拉个微信群吧。
”阁下有同学的妈妈听见了,对他说:“拉进来的都是(同学的)爸爸妈妈,拉什么群?”

许萌萌和同学一块儿坐车,有同学很倾慕,抓紧借他的手机玩一会。
这名同学有哥哥,有天哥哥趁妈妈不在家,连续玩了7个小时游戏。

从此往后,他家电子设备的管控更严密。
家长的“不信赖”和孩子的“不自律”形成“乌比托斯环”——说不清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可能是由于得不到,以是才想得到。
”婷婷认识很多家长,视手机如“大水猛兽”。
她不敢说“你要相信孩子”这类话。

说完后,她会得到诸多孩子不自律的“铁证”。
后来,她有了点策略:“这些是未来的生产工具,你不让孩子利用,他往后怎么能用好?”

在家里,母亲的“不限定”广泛存在。
萌萌有独立的银行卡账户,他可以自由支配。
最近他在攒钱,想买一台3D打印机,用来打印航模上的零部件。

婷婷会和萌萌分享蛋糕、烤串、小龙虾。
她问:“想吃冰淇淋吗?”他说:“妈妈,我想要个小的,大的太凉了。

“孩子可以和食品建立起快乐。
”她想起,自己儿时惦记春游,最愉快的是那天和同学一起吃零食。
“我们吃零食的时候那么愉快,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也愉快?”她试着把尺度放开,放开后创造,倒也没发生什么。
她常常问:“儿子,你愉快吗?”

另一种环境是,家长更乐意把韶光花在“刀刃”上。

几年前,在萌萌班上,有同学不满家长给自己报了过多的补习班,在班上发起了一次调查,看看同学都上多少补习班。
萌萌怕自己“垫底”,把不雅观鸟活动也算进去,满打满算“凑”够4节课。

家长在教诲上投入了太多精力,而投入会在经年累月中演化为详细而炙热的期待——在海内,目标瞄准“清北”;如果要留学,直指耶鲁、哈佛等“常青藤”。

婷婷在“墙壁”的另一侧——她想办法让孩子空下来。
“一定要给孩子空闲的韶光,让他无聊。
他无聊,才会自己去探索。

2020年,她给儿子买了一套积木玩具。
有一天,她回家,萌萌说:“妈妈,我创造解释书上有个地方写错了。
”他按照解释书搭建,失落败了。

“然后你怎么办呢?”婷婷问。
萌萌接着说,他照解释书上的电话打给客服,和客服聊了一会。
客服说,解释书是印错了,见告了他精确的搭建方法。
后来,他搭成了。

这时,婷婷确信,儿子有了足够的空闲。
她感叹,“他得无聊成什么样,才会去打客服电话?”

不同的教诲不雅观念之间,隔着一道看不见的墙壁——这彷佛和孩子如何利用AI无关。
但从另一种层面来看,前者是河流,后者是支流。

除了《大家都能玩赚ChatGPT》,晓晓还策划了《大家都能玩赚AI绘画》、《大家都能玩赚数字人》、《大家都能玩赚跨境电商》、《大模型时期》、《ChatGPT职场实战指南》。

这得益于分社卖力人张毅的支持。

在他的产品框架里,一贯有一个空格留给“AI+教诲”。
针对这个选题,晓晓约请过几位成人写作者来写,有的作者在大纲或者稿件被推翻后就没再推进。
萌萌一贯有反馈,6个月里磨到了第三版。
她冲动于萌萌的坚持。

“写书对孩子来说不是‘主线任务’,学习才是。
”晓晓清楚这一点。
同时,她对这个家庭感到好奇——站长会说“我太太是改变我家族基因的人”。

在见黄小刀的前一晚,他把《大家都能玩赚ChatGPT》给萌萌看。
这是一本教成人如何用ChatGPT赢利的书。

我问萌萌:“刀刀姐姐的书,你看懂了吗?”他说:“我一样平常看里边的对话。
”书里附录了大量各行业演习ChatGPT的互动案例。
他在学习如何给ChatGPT发出更准确的指令。

“孩子生下来都是一样的,环境影响很主要。
是否有礼貌,是否爱读书,这是后天的教诲。
”站长阐明,“妻子改变家族基因”更准确地说,是他对妻子陪伴、教诲儿子的赞颂。

萌萌出生后,婷婷自己带孩子。
他从小是个“睡渣”——就寝韶光不规律,该睡的时候不睡。
她根据育儿书上的建议,给孩子在睡前建立“仪式感”,这里包括沐浴、阅读。

儿子4个月大,站长把他抱在怀里,在他面前展开《亲爱的动物园》,念上面的笔墨。
萌萌不明白这串声音的含义,但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
坚持了一段韶光,婷婷创造“睡前仪式”没什么用,但亲子阅读被保留下来。

图 | 4个月的萌萌坐在爸爸怀里第一次看到书,妈妈拍下了照片

一开始,婷婷每晚读10分钟,后来变成半小时,末了发展到一小时。
韶光到了,萌萌会耍赖:“弗成再读一遍。
”再大一些,他洗完澡会拖着小熊浴袍,自己去书架前选书。
有一回,他选了5本,妈妈说3本,“讨价还价”后达成同等——4本。

2020年的一天,婷婷在家做饭、做家务,还要处理事情上的事,一贯没腾脱手来陪儿子。
她从厨房走出来,瞥见5岁的萌萌趴在地毯上看《神奇图书馆》。
他没等到母亲,一焦急自己看了起来。
看完书,他爱举着玩具嘟囔,自言自语地编故事。

客厅里,3米长的书架代替了电视的位置,上面全是许萌萌的书。
他看完了一整套《哈利·波特》,对人物关系如数家珍,能准确说出每个角色魔杖的特色。
他爱看科幻小说,《三体》看完了前两本,会和大人一起看《互联网前沿》杂志。

图 | 萌萌的书柜

“他看过的书比我这个40岁的人多多了。
”站长提及,他儿时家里没什么书,没在早期培养起阅读习气。
许萌萌看书很快,下午1:20拿到“国际大奖小说”系列里的《追踪原形》,2:00前看完了。
他把书一合,跑去学英语。

前年,萌萌看完《大中华寻宝记》,说想去西安旅游,他定好了行程。
婷婷按照他的需求提前预约景点、博物馆。
后来,他们还去了福建,去了开元寺。
同行的还有萌萌的小伙伴,进了寺他给小伙伴讲“桑开莲花”的典故,一旁的导游看愣了。

“一定有一天,家长会创造有件事‘吵’不过孩子。
我无非是认输得早。
”婷婷回顾起,几年前萌萌看完《舒克贝塔历险记》,他说:“舒克、贝塔好厉害,他们开了一家航空公司。

当时,她试图以家长的身份贯注灌注“成功学”:“那你可以向他们学习。
”结果,儿子想了想答:“实在也不是很好。
舒克太忙了,妈妈生病了都没韶光照顾。

那一刻,她像被打了一巴掌,脸上火烧火燎的疼。
她明白,儿子终年夜了,他的理念超过了自己。

在站长口中,妻子是“天才少女”——4岁上学,16岁考上重点大学。
婷婷并不以为这样的童年有多快乐——她的父亲是“大家长式”的,早早决定好统统。
她没以为有什么欠妥,按部就班地终年夜。
直到30岁,迟到的“青春期”来了,她急迫地想做自己。

很长一段韶光里,婷婷和父亲的关系一度紧绷。
她心里挣扎,既不想侵害亲人,又想坚持己见。
直到生了儿子,看着他自由地选择,她的内心也在回流。

她和父亲关系日渐改进,回到了正常状态。
从某种意义来说,她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重新养了一遍自己。

《AI少年:火星生存大寻衅》首印5000册,上市1个月加印。
大猫在各平台找博主推书,有一家母婴类主播很感兴趣,以为书挺好。
后来,对接人考虑账号用户主体是“宝妈”,以为“妈妈可能对AI类的书不感兴趣”,婉拒了互助。

晓晓找到一些媒体推广,多以“9岁男孩用AI写书”为噱头,没有深入到家庭内部。
她们认为,更有代价的是,一个若何的家庭匆匆成了这件事。

在推书过程中,大猫转变了不雅观念,她做不到完备不在意成绩,但乐意给儿子一些空间,让他去找到一个爱好。

采访结束当晚,婷婷发给我一张照片。
萌萌正在拼装一辆智能避障小车,那是他下午拆开的快递。
他的手机屏幕亮着,上面是组装视频。
我用搜图功能在购物软件找到了同款,价格在几十元到一百元不等。

(应采访者哀求,文中均采取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