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注册到上市;从创意出身到盘踞市场;从1平方米的格子间,到343平方公里的潇河家当园区……在山西智创城3号,“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家当园”四级载体接力,为创业者供应全生命周期做事,让创新活力充分涌流,让创造动力竞相迸发。
目前,我省布局培植15个智创城,已建成的8个智创城“协同发展、错位发展”。“科创飞地”模式、“带土移植”模式、“研发+生产”模式……虽然模式不同、特色不同,但都是在海内一流双创运营团队带领下,发挥鲶鱼效应,引领带动全省创新创业创造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持续推进。
如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创新创业平台的标杆样板,如何引发我省创新驱动的内生动力,如何打通从实验室抵家当化“末了一公里”?从2019年到未来,加速崛起的山西智创城正在逐一描述答案。
创新模式加速集聚前辈生产要素
在山西智创城3号,走进山西省高校产学研互助协同育人中央,会碰着许多朝气发达的面孔。在这里,创业的大学生团队可以注册公司,与其他初创团队免费共用联合办公空间,并享受全方位的创业帮扶。一粒粒创业的种子抽芽在清新整洁的工位上,一个个火热的梦想从联合办公空间启航。
不仅是大学生创业团队落地,中小企业初创及其快速发展都能得到全方位的引领和帮助——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山西智创城3号运营商浙江菜根科技家当发展有限公司为入驻创业项目、科技型企业供应覆盖初创期、孵化期、成长期、成熟期全生命周期的“链条式”做事。
承载着家当导入中央、项目孵化中央、人才集聚中央三大功能,对付山西智创城3号的未来发展,浙江菜根科技CEO胡勇锋表示,希望通过山西本地运营团队和菜根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杭州等地的招商团队的共同努力,将山西智创城3号建成“面向山西、面向长三角和珠三角、面向全国”的家当和人才资源的导流窗口,实现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有效连接、企业做事需求和做事供应者之间的有效连接、融资需求和投资需求之间的有效连接。
今年8月,北京奇天算夜胜子公司奇天新云入驻山西智创城3号,通过1个平台、1套系统为全国4000家酒店、10万间客房,供应中台技能、AI数据剖析、运营等智能化一站式做事,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258个城市。像奇天新云这样已经完成了初创阶段,须要快速发展、稳步上升的科创型企业,山西智创城3号可以承载300多家。
山西智创城3号全新搭建了“1+1”的功能空间布局,先导区载体位于科工大厦,核心区载体位于山西国际物联网家当园,距家当化基地潇河家当园区仅10公里,形成“研发在智创城,生产在潇河,孵化在智创城,家当化在潇河”的运营模式,打造“研发+生产”一体化家当发展链条,加速家当集聚发展。
“智创城3号打造了一个‘有核无边、先聚后散’的家当创新生态。”山西智创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宁说。
“这个‘边’目前是潇河家当园区,随着业务的开展和我省计策型新兴家当的发展须要,它会逐步扩展到全省。”山西省发展改革委高新处处长杨韶欣先容说,山西智创城3号的家当定位是重点发展新材料等五大家当,积极造就人工智能等N多个新兴家当,形成“5+N”的发展格局。
发力人才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
我国年产秸秆8亿多吨,将这种废弃资源变成高端制造领域和环保家当不可或缺的新材料,是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桑涛多年科研和创业的梦想。
两年前,桑涛带着秸秆新材料技能和团队,落户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如今已入驻山西智创城1号。目前,新材料项目已落地家当园,第一个生物炼制工厂和新材料加工工厂估量都将在2021年投产。
“经由10年努力,通过秸秆转化的木质素成功制备出替代‘环氧树脂’的‘生物树脂’,能够增强碳纤维复合股料的机器强度。”山西生物质新材料家当研究院院长桑涛先容说,碳纤维是生产航空航天高科技设备的优质材料,“生物树脂”的成功研发有望改变海内高性能树脂依赖入口的现状,并且其价格更低、性能更优。
据先容,山西生物质新材料家当研究院在山西智创城1号拥有3700多平方米的事情、实验、中试综合空间,享受到3年免租金的政策支持,还得到了17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的股权投入。依托这些政策扶持,经由两年的培植,研究院目前已完备正常运转起来。
如何把类似木质素这样原创、创始的核心技能快速地变成家当化项目?山西智创城给出了答案:一系列政策扶持的同时,看重形成以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为主要技能来源的家当聚拢,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领悟。
“把各项事情的逻辑出发点放在创新驱动上,把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履行创新驱动发展计策的核心内容来抓。”杨韶欣认为,核心技能能够家当化快速落地,源于近年来我省推动创新前所未有的力度。
目前,我省从3条路径加快引进人才,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第一条路径:积极引进国家级的团队,例如长治市引入了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李晋闽教授的顶级团队,使我省深紫外LED家当化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第二条路径:引进央企创新成果,例如积极推动中国电子将信创家当布局我省。第三条路径:推动省内创新资源的转移扩散。随着计策性新兴家当和未来家当的逐渐增多,更多新动能将助推我省换道领跑。
对付人才集聚,李宁给出了令人鼓舞的数据:目前,在综改区智创城入驻企业的创新人才中,85%以上是本科以上学历,个中硕士、博士以及外洋高层次人才占了20%,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已经超过100人。
打通创新“末了一公里”
一贯以来,科技成果存在转化不顺畅的“末了一公里”问题,一个主要缘故原由在于科技成果与家当发展需求不对接、不匹配,如何冲破“藩篱”,进一步将领先技能上风转化为家当上风,同样是山西智创城须要破解的主要课题之一。
研究表明:通过中试的研发项目其家当化成功率能够达到80%。杨韶欣提出,打通创新“末了一公里”,紧张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加快协同创新中央的培植,山西智创城可以开展更广泛的互助,包括与个人、企业、院校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互助。另一方面则是推进培植一批有特色、有上风的中试基地,快速实现家当链和创新链之间的有效衔接。
今年3月召开的全省科学技能大会指出,智创城要加速吸引领军企业、头部企业等高端双创资源,充分引发全社会创新潜力和动能。
“要让科研成果真正融入抵家当发展当中,同时让家当的发展成果反向地为科研供应更广阔的思路和空间。”清控科创控股株式会社总裁程方认为,双创升级更加强调家当垂直和专业化众创,这个中离不开各行业头部企业家当资源的注入。
一年架梁立柱、三年点上打破、五年基本成型,今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山西省创新生态的辅导见地》已经绘出了全省创新生态培植的韶光表和路线图。
“山西智创城要率先完成创新生态的打造,真正形成转型发展的创新动力,为全省转型发展贡献智创城的力量。”李宁充满信心地说。
山西智创城正有效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逐渐形成辐射全省的双创核心策源地,让三晋大地创新文化深入民气、创新主体高效联动、创新平台提档升级。
本报冷雪
(责编:candy、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