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家庭而言,孩子的宝贵不言而喻。
但虎视眈眈的人贩子,却以各种伪装躲藏在惨淡的角落,等待机会,将这份宝贵从父母身边带走。

昨天,湘妹子发文《人贩子:“暑假买卖好”5种新型骗术,看完一身冷汗…》,有不少粉丝在后台留言,表示了对拐卖儿童行为的愤慨,也有人提问:“团圆系统在哪找?”“APP商店为什么搜不到?”

湘妹子在此提醒:

公安部儿童失落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是一款全国打拐民警内部利用的软件,不能在互联网上下载
如果孩子走失落,请第一韶光向警方寻求帮助。

AI识别团聚系统…打拐大年夜V披露秘招他们这样让瑰宝回家

寻回失落去的孩子,保护身边的孩子,让天下无“拐”,正成为全体社会的共识。
7月3日至4日,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就在湖南长沙举办了2019年度落实反拐行动操持县级妇儿工委主任培训班。

今日女报/凤网采访了前来参会的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陈士渠以及“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张宝艳。
这两位打拐、寻亲领域的大咖们说,让孩子回家是一件“与去世神赛跑的事”;而爱与科技的并驾齐驱,也正让那些被迫与父母分离孩子的回家之路变得越来越清晰。

打拐大V陈士渠:

用科技与爱让孩子回家

作为我国公安打拐一线主要人物的陈士渠,曾任公安部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办公室主任10年,是著名微博大V,现任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

在培训班上,陈士渠见告学员们,经由公安机关的不懈努力和干系部门的综合管理,目前犯罪分子采纳盗窃、打劫、拐骗等办法拐卖儿童案件的发案率大幅减少,每年的发案从上世纪的几千起,到现在的不超过两位数,纵然有零散案件,也基本实现了快侦快破。

陈士渠。
吴小兵/摄

“如今亟待办理的是积案问题,有的孩子丢了二三十年,父母都六七十岁了,只盼着再见一壁。
”陈士渠希望各级妇儿工委能够行动起来,帮助那些仍在承受骨肉分离之痛的人们;而同时,科技的力量,爱心的协力,也正加快着孩子回家的步伐。

探求被拐孩子,便是与去世神赛跑

谈起“打拐”,陈士渠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故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高发期。
“一个县的看守所里,都能关不少人贩子。
”陈士渠说,盗窃、打劫、拐骗,是当时人贩子的常用手段。
“在火车站上个厕所,一转身孩子就不见了。
”——这是当时不少被拐儿童父母的惨痛经历。

同时,人贩子的流窜性极强,每每甲地拐、乙地转、丙地卖。
过去,人口失落踪24小时方能备案启动刑侦察询访问,再加上信息技能限定,靠张贴寻人缘由、民警挨家挨户排查,很难找到孩子。

针对以上情形,国家开始重点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
2007年,公安部成立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办公室,陈士渠被任命为主任

当时,打拐办体例只有5个人,再加上从各地抽调的5名干警。
陈士渠带着他们,哪儿有案子往哪跑,十几年跑遍了全国各省。
2010年12月,他开通微博网络线索,头一年就有超过45万人“@”他。

陈士渠的新浪微博已有760多万粉丝

“除了乞助,还有人跟我举报,比如村落里涌现了来历不明的孩子或妇女,他们可能是被拐的。
”陈士渠说,利用新媒体,他可以有效办理拐卖犯罪的暗藏性、流动性问题,同时警示更多父母犯罪分子的作案办法,从而提高当心,并适当震慑犯罪份子。

经由十几年的努力,拐卖妇女儿童征象有了根本好转。
“那么现在最主要的事情,便是办理积案,而且要快!

图:pexels

让陈士渠这样急迫的缘故原由,是他见过太多被拐孩子的父母,“年纪一大把了,就等着见孩子一壁”。
但更多时候,这些父母等来的是失落望——有些人终其生平,都未能再与孩子团圆。

“帮助被拐孩子的父母寻子,便是与去世神赛跑。
”陈士渠感叹,他常常向各地的公安干警们说,“快一点,再快一点,孩子的亲生父母等不及了”。

AI跨年事识别,帮孩子们找回“影象”

积案难破在哪?陈士渠剖析,一是有的孩子被拐时年事太小,不记得自己的经历,终年夜后外出求学事情,更没人知道他是被拐的。
而且韶光越长,孩子的体貌特色变革也越大,纵然孩子站在父母面前,他们也不一定认识。

但今年6月,一次AI人脸识别技能的成功,让陈士渠又充满了期望。

事情要从2014年提及。
当年,四川警方抓获一名拐卖儿童的人贩子,通过监控视频等线索,确认他从2008年开始便连续作案,共拐卖13名儿童。
当年发案的3名儿童立时得到补救,但还有10名孩子在全国打拐DNA信息库比对没有结果,只知道被卖去了广东。

图:pexels

这10名被拐孩子的父母奔波在全国各地,拿着老照片,参加一个又一个寻亲大会,警方的心也一贯为他们悬着——直到去年12月,陈士渠去腾讯公司调研,理解到一项新技能。

这项技能的名字叫做“跨年事人脸识别”,来自腾讯优图实验室。
该研究卖力人通过对0-18岁人脸的发展变革进行仿照建模,天生大量可供学习的人脸样本,然后采取深度神经网络算法来学习这些人脸在发展过程中的繁芜变革。
该技能经由测试,准确率达到96%以上。

优图实验室供图

陈士渠一听到这个,立时先容给了四川警方。
通过该项技能,10名被拐孩子和广州地区所有的学生档案进行了人脸识别,再将每个孩子比对结果中前5个最像的结果进行线下DNA确认,终极比中了7个。

找寻孩子十年的桂宏正夫妻,在接到警方通报时抱头痛哭。

桂宏正此前参加的一次寻亲活动,希望找到儿子。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具有里程碑意义。
”由于这项技能,陈士渠对未来有了更多的信心。

团圆系统,科技与民气共聚“回家之力”

在利用信息技能“打拐”上,另一个由公安部主力打造的“团圆系统”同样成效显著。

2019年6月2日,儿童节过后,公安部公布了一则信息:由公安部主持开拓的“团圆”系统上线满3年,系统共接到儿童失落踪案3978件,找回3901个失落踪的孩子,找回率达到98%。

陈士渠先容,“团圆”系统是公安部2016年景立的儿童失落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
孩子失落踪、家长报警、民警调查确认后,会在系统后台发布孩子的照片,描述体貌特色、在哪里失落踪等信息。
而这些信息将会按照由近及远的推送规则,在平台接入的App内弹窗提示,用户一旦看到,就会联合探求。

图:pexels

公众年夜众的力量是无穷大的,这套系统投入利用后,失落踪儿童均匀找回韶光从此前的132小时缩短到78小时,压缩了近一半的韶光。
93%的案件是在群众供应的线索之下找回孩子的。

陈士渠说,反拐须要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参与,才能凝聚出超强的威力,进而对人贩子形成强大的震慑,“终极实现‘天下无拐’”。

“宝贝回家”创始人张宝艳:

每天都在与韶光赛跑

7月3日,刚刚走下2019年度落实反拐行动操持县级妇儿工委主任培训班讲台,张宝艳就被激情亲切的学员们围了个水泄不通。
作为“宝贝回家”寻子公益网站和志愿者协会的创始人和中心电视台大型寻人节目《等着我》的常驻高朋,坚持公益寻亲13年的张宝艳“很有名”。

“忙”是张宝艳的常态。
张宝艳说,她须要争分夺秒地处理“宝贝回家”的干系事情,由于这是一件与韶光赛跑的事,“很多当年丢失孩子的父母年事已高,我深怕一个线索或者一个机会给延误了,对付那些家庭来说,便是生平的错过”。

张宝艳

由于一段遭遇,她建起“宝贝回家”

同样经历过丢失儿子的张宝艳,对痛失落爱子的父母们的心情感同身受。

1992年,5岁的儿子被张宝艳的母亲带着去阛阓,一转身工夫,祖孙俩就走散了。
“我母亲找了一大圈也没有找到孩子,她跑到我单位见告我‘孩子丢了’。
我当时就吓蒙了,以为天都塌了下来。
”张宝艳说。

幸运的是,张宝艳当晚就找回了自己的儿子。

有了这段恐怖的经历后,张宝艳开始关注儿童走失落、被拐的信息,也帮一些寻子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张贴寻人缘由、报警。
可她创造这种办法太原始,效果也不理想。

2006年,随着电脑的遍及和互联网的发展,张宝艳和丈夫秦艳友决定建立一个纯公益性的寻子网站。
刚开始,网站只是供被拐儿童家长发布孩子的照片、特色等信息,但逐步地,一些家长主动发布了在寻子过程中得到的其他被拐儿童的信息。
再到后来,大量志愿者开始主动到福利院和街头,将被收留、流浪、乞讨儿童的信息也发布到网站上。

“宝贝回家”官方网站

在志愿者的建议下,张宝艳把网站的名称改为“宝贝回家”。
2008年,张宝艳在家乡吉林省通化市成立了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目前,“宝贝回家”已经拥有了30多万名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外洋的志愿者。
截至今年7月3日,“宝贝回家”已经帮助2997个被拐孩子顺利回家,近5000个家庭实现团圆。

她用31年寻子,他用生平等待回家

13年的公益寻亲路,张宝艳已经学会了只管即便掌握情绪。
但事实上,见证过团圆,也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落望的张宝艳,依旧有着不计其数的令她揪心的案例与心结,“有很多家长找了很多年,但终极到去世都没有得到孩子的着落”。

自建立“宝贝回家”后,一年中的大部分韶光,张宝艳和丈夫便奔波在全国各地帮人寻亲

31年前丢失年仅两岁儿子的李静芝,便是让张宝艳既冲动又心疼的一位寻子妈妈。

当年,李静芝夫妇打印了几十万张寻人缘由,大海捞针般地探求孩子。
由于漫长的折磨和等待,夫妻关系逐渐分裂。
离婚后的李静芝选择独自寻子,她的足迹遍及全国20个省的大街小巷、村落村落落。

2007年,李静芝成为“宝贝回家”的志愿者。
她成功帮助20多个孩子找到了亲生父母。
但是,在先后看了300多个有可能是儿子的孩子后,李静芝一次次在靠近希望的顶点品味绝望,乃至涌现了幻觉。

“她随身带着一个拉杆箱,说那个没有儿子的家太生僻了,这便是她的家。
她一贯拉着箱子全国各地地跑,只为找到儿子,还有帮助其他人寻亲。
”张宝艳说,这么多年来一起寻亲,李静芝对她而言犹如村夫,“但现在我都不怎么敢给她打电话,由于每次只要我的电话一响,她的心一下就提起来了,以为是不是有她儿子的了”。

图:pexels

二娃的寻亲故事同样让人唏嘘。
2013年,曾被拐卖的二娃在网站登记了寻亲信息。
2015年6月,二娃被查出肺癌晚期,被家人留在了医院,“我们给他的养父母打电话,他们都不接”。

二娃末了出了院,一个人躺在漏雨的出租屋里。
“他去世之前,都是我们的志愿者在照顾他。
”张宝艳说,二娃走后,“宝贝回家”给他买了块墓地,“收养他的家庭给他取了新的名字,但我们想,虽然他离开了人间,但他的父母可能还在期盼着他回家,以是我们在墓碑上刻的是他原来的小名‘二娃’。
我们希望,他的亲生父母有一天能够找到这个苦命的孩子”。

寻亲路上,警力有限民力无穷

央视大型寻人节目《等着我》从2014年开播至今,张宝艳就一贯坐在高朋席位上。
5年来,她和不雅观众们一起见证了许许多多的团圆和悲欢。
“再忙也要抽韶光上节目,每期参加完节目后,我们都会收到很多的线索。
”张宝艳说。

如今的“宝贝回家”影响力越来越大,寻人系统也加倍完善成熟,可根据口音、DNA、人脸识别、媒体传播等15种甄别办法对走失落职员身份进行查询。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
”张宝艳对“宝贝回家”的定位很清晰,“我们便是警方打拐力量的补充。
”在张宝艳看来,对付新发案件,警方可以利用各种前辈的刑侦手段,比较有上风。
而目前,由于国家加大了打击力度,新发的拐卖案件已经很少,目前“宝贝回家”更关注的是多年前的积案,“对付积案,我们这些民间公益组织就比较占优,志愿者们会跟进事宜好几年,一点一点去厘清思路”。

电影《失落孤》

“比如有孩子记得‘吃折耳根’这个信息,那他可能来自云贵川地区;孩子从小记得的方言口音也是主要线索。
”张宝艳说,电影《失落孤》中井柏然扮演的曾帅原型正是来自“宝贝回家”的案例。
影片中,17岁的曾帅对被拐前的影象只有“溪水”、“铁索桥”、“梳两条大辫子的母亲”等零星片段。
志愿者通过这些片段拼贴出曾帅家乡的样子容貌,与当年走失落儿童的家庭逐一比照,终极帮助曾帅顺利回家。

“丢娃”不是个案,希望“天下无拐”

从去年开始,张宝艳多了一个身份——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对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起刑点应从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调至十年以上至去世刑。
”她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关于加重对拐卖妇女儿童犯罪量刑标准的建议,得到29万名网友的点赞,干系视频点击量达到3亿6千万次。
除此之外,她还提出“关于修正拐卖犯罪诉讼时效的建议”“办理被拐及走失落儿童无户籍情形”等两条与反拐有关的建议

7月5日,张宝艳在长沙某幼儿园与“宝贝回家”、“儿慈会回家”志愿者进行反拐练习,“第1轮拐走了一半的孩子,第2轮全班只剩下一个女孩没被拐走”。

图:unsplash

这在张宝艳的猜想之中。
“很多人还认为拐卖是个案,不会那么晦气就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但实际上,有的时候拿个手机来诱惑孩子,孩子就会‘全军覆没’。
我们有一个北京的事情职员,他自认为对孩子教诲得非常好,但在做防拐练习的时候,他们家的孩子被我们的志愿者给‘骗’走了三次。

在张宝艳看来,国家、单位、学校、企业和家庭都该当加强防拐教诲,“大家该当故意识地去关爱儿童,给儿童创造一个安全的发展环境。
这是我们全社会的任务”。
让张宝艳感到欣慰的是,国家干系部门对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行为加大了打击力度,全社会也形成了打拐反拐的协力,拐卖犯罪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加上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被拐孩子找到了自己的父母。

作为30多万名志愿者的领头人,张宝艳说,她最大的希望,便是“宝贝回家”有一天能关门大吉,“那就代表着‘天下无拐’了”。

△7月11日今日女报06、07版宣布

小编: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