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首发加入了XGP
笔墨冒险游戏不宜剧透,悬疑推理类游戏更加不宜剧透,以是在这双重DEBUFF下可见写一篇好看的《AI:梦境档案 涅槃肇端》(后续简称为《涅槃肇端》)评测有多么困难,不过本文还是将尽可能地以不剧透作为条件对游戏的可玩性,这一代所实现的游戏特色,做好了的部分与表现不佳的内容进行分享。
涅槃:重生与分离的二平分花嫁以《极限脱出》、《infinity》系列在悬疑推理类玩家中颇受好评的打越钢太郎在《AI:梦境档案》遭遇了小小的滑铁卢——这款在画质表现力上颇为精良,又有打越钢太郎为之背书的作品初始发售成绩惨淡,乃至一度向中国粉丝发出求救的呼声。看起来中国粉丝的“飓风营救”大概还是成功了,而续作《涅槃肇端》从一开始就为自己安装了“双保险”——分别是来自于巨硬的XGP保底,还有Unity引擎的大力支持。而其本身上佳的本色有一些“蒙冤”的味道:在发售3年后,《AI:梦境档案》在steam的4600条评价中拿到了92%的好评率,而在MC的媒体评分也拿到了NS86和PS78这样“良作以上”的成绩,理论来说不应该遭遇发售暴去世的田地。
打越曾发文:我们的命运取决于在中国地区的销量。
那么为什么《AI:梦境档案》会在3年前遇冷呢?很大程度上大概在于:
(1)打越并没有做事好自己的“自留地”粉丝——游戏整体在探案流程的诡计设置水准平平,且真凶的设计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本格推理的原则。
(2)梦境的内容没有处理好“逻辑性”与“想象力”之间的平衡——有很多富有想象力的互动,但是缺少一些让玩家达成“学习机制”的玩法掌控。
(3)加入互联网直播、女仆店业务和荤段子这些“媚宅”内容时有点用力过猛,到了让工资难的地步。
那么新作《涅槃肇端》在很大程度上表示了这样一种继续中的改进与纠结——它完全的继续了前作的名字让后加上了一个“副标题”一样的涅槃肇端:想要切割一部分,也想要保留一部分,终极经历了自我的对半分离往后又重生“合成”一个更加完美的个体,正有如在本作中的核心案件,Half body连环杀人案——
故事以6年后重现天下的“分尸案”作为了开始,有名的企业家古卫讯“一半”的尸体在周围没有任何行人足迹的情形下诡异的涌如今了运动场,这个案件离奇的缘故原由在于两点:首先尸体是被从头部到裆部切割成了两半这种诡异又残酷的形式;更主要的是古卫讯“另一半”的身体在6年前已经在“二次元”演播室中被创造,而尸体考验报告显示,运动场中的古卫讯半边身体去世亡韶光是在几个小时之前...那么是他一半的身体穿越了时空来到了6年后么?
这种看起来决不可能存在的征象彷佛解释了天下存在“马脚”,也便是生动在故事中的极度组织NAIX所宣扬的“仿照理论”——天下只是一个仿照中的程序,纵轴与横轴交汇的地方就会涌现“BUG点”,如果打破“系统设计”的行为越来越多,终极就能揭破这个“仿照天下”背后的原形,虽然有粉丝调侃打越是“加上一些民科设定”往后再严谨的盘逻辑,但如果真如NAIX组织所言,那么这大概就变为了一个《黑客帝国》式的科幻故事,事实究竟是若何的呢?
档案:双线故事与奥妙设计在6年后的《涅槃肇端》,开始探案的是已经18岁(但是依然CUP-A)的少女瑞希,伊达在6年前一场爆炸案件中不知所踪,于是瑞希继续了瞳绊和这份事情进行调查——虽然身为偶像事务所和女仆店的老板还去做这种一线刑侦跑腿稍有违和感,不过能看到1代游戏中的“硬糖少女”发展为现在的武斗神探还是一种颇为奇妙的老父亲不雅观感体验。
在那场事件中瑞希也失落去了一只眼睛
在6年前的“二次元”演播室,古卫讯“另一半”的身体溘然涌如今现场引发了“HB案件”的悬案调查,当时是由年轻的警探龙木来斗卖力此案,然而由于后来引发伊达失落踪的那场事宜,龙木已经自暴自弃终日借酒消愁,于是瑞希的侦破过程以通过梦境Psync装置探索其脑海内的秘密,解锁过去的回顾作为了开始。全体故事也被分为了龙木&瑞希×6年前&6年后这样的故事设计,类似于前作《AI梦境档案》,在部分梦境的探索上存在mental-lock解锁的分支设定,不同的分支设定会导向不同的游戏结局,而“真结局”则须要从其他路线中获取到足够的赞助信息(也可以认为是平向天下的不同分支)。
一种潜入对方脑海的装置,在6分钟的时限内解开一定数量的“mental lock”洞悉对方深藏在心底不愿意说出来的信息。
很显然,在双主角设置下,加上6年前与6年后的交错韶光线,剧本上可供击柝加挥的空间大了非常非常多,而事实上,在整体故事路线图的上,打越充分运用了“身份错位”、“相似性误读”、“韶光错位”、“空间错位”这些他原来就驾轻就熟的技巧,完成了一个非常奥妙、出乎猜想又在情理之中的“叙事诡计”。如果说对付前作《AI梦境档案》,部分粉丝会以为故事设计缺少足够水准,那么续作《涅槃肇端》所呈现的错位诡计绝对是可以让人拍桌赞叹的爽快的程度了,而这个叙事诡计又与将人体从中间切割开来的作案办法息息相关,并没有故意为了波谲云诡而游离在人物动机与故事逻辑之外。
梦境:有名无实的线索机制那么我们在上文说到了前作存在的3个问题,在整体故事构造设计上已经大幅进步的情形下,第2个问题也便是最关键的,作为游戏gameplay核心的梦境设计的问题是否得到了显著的改进呢?我个人的结论是:(1)有一些设计不错的梦境,但整体上良莠不齐;(2)作为新机制的“梦境规则”在绝大部分梦境中有名无实。
在《涅槃肇端》中包含了多达13个梦境——这个数量该当是远远超过了前作,不过个中我个人以为设计最好的大概只有瑞希篇第一章的雏枝绊(童话书)、瑞希篇第四章M2的莱恩(保险箱)、龙木篇第一章的法螺鸟(研究所)、第4章R1的亚麻芽(问答题),这四个梦境都是充分表示了梦境主人的心境、性情、过往经历、目前面临的生理困境和冲破生理枷锁所须要的助力,并且在玩法内容上呈现出了足够的乐趣,以及在展现形式上表现出了足够的想象力——R1的亚麻芽(问答题)的梦境埋下的伏笔非常的深,让人拍桌赞叹。
剩下的梦境,严师长西席的厨师大赛和时雨的无限房间在想象力上表现出色,但是在嬉戏乐趣上表现不佳;帝亚拉的“监禁脱出”梦境在谜题设计上水准不错(还有致敬极限脱出的彩蛋),但刨除掉互动和演出的固定时间,剩余只有4分钟旁边,在4分钟内解答那么多谜题真的做得到么?——这个梦境关卡不仅在设计办法上和其他所有梦境背道而驰,难度也是大相径庭。剩下的梦境而言,爱丽丝的“宝可梦”梦境很有想象力和意见意义性,但并没有什么游戏层面的乐趣;祥磨父子的梦境设计水准都相称平庸;初始的龙木梦境算是传授教化性子暂且略过,终极梦境由于作为“解答篇”也可以不评价其娱乐性(且在前后呼应上做得相称出色)。
不过最大的问题大概还是在于“梦境规则”并没有贯穿始终——在前作中紧张玩法为调查梦境中的互动内容得到线索,意见意义点在于梦境中的互动每每会产生很多猜想以外的结果,以及“timelie”道具的博弈,在部分选项中会附带正面或者负面的“timelie”道具,会改变互动须要的韶光:比如让韶光变为1/3、1秒,或者负面的互动韶光×2,正面效果可以存储最多3个然后按须要利用,负面会逼迫利用。实在我个人以为这样的设定结合梦境的不可预知还是蛮有趣的,不过由于过关与评价的依据在于剩余的韶光,以是不可避免的会变为试错与“背板”的过程,缺少了一种“机制学习”的互动乐趣。
在《涅槃肇端》中,每个梦境存在3-5条“规则”,每次和梦境中的物品互动都会揭示这些规则中的部分词句,这样就给了“试错”一定的正反馈(另一个正反馈在于新的考试测验都会给与“眼球”用来解锁服装),大概也便是最开始的第一个龙木的梦境中贯彻了这样一点,在绝大部分梦境中与其说是“梦境规则”,不如说是“故事设定补完”,也便是事实上在逻辑层面对于玩家并没有多少勾引浸染。
在达成游戏造诣后会开放bonus内容中的皮肤类内容以及一些设定插画音乐之类,可以利用游戏中得到的眼球来购买,可以给瞳绊和环换装毫无疑问是大好评,但遗憾在于这个换装仅限于“内部房间”,没法在游戏过程中有所呈现。
荤段子:收敛到让人毫无性趣那么在相对平淡的故事得到更加刺激的编排、相对无序的梦境得到规则的勾引(并没有妥善实现)往后,末了一点问题在于毫无节制的荤段子——关于这一点,虽然还存在类似于BOSS的胸部反物理跳跃这样的福利设定,但整体上的改动还是让人很难“性奋”起来,缘故原由在于:
除了欧派存在感惊人的御姐AI环,基本上去除了所有关于女性性感呈现的要素呈现,包括视觉的——基本上几位女角色都是裹的严严实实,JK的绝对领域之类的都已经不存在了;与笔墨的部分——在前作中类似于“手上的触感和捏D罩杯的胸部一样哦”这样直不雅观描述女性特色的台词基本上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对男性部位的调侃“不立起来就没用啊”之类的。当然也有梦境中AI环手搓“人中”充电这样的桥段和瑞希的卖萌叫醒做事,不过整体上是远没有前作那么直白和露骨了。
而由于伊达戏份大减、龙木食草男、瑞希还是个孩子,说出这些“ero”台词的基本上也都女性角色(实在紧张便是AI环),以是哪怕是轻微露骨一点的虎狼之词(比如“不入后穴焉得孩子”)也确实不随意马虎招人反感。当然,我个人以为大概还是有一点矫枉过正,因难堪得的伊达表现出一点H的不雅观感,立时就会遭受到在场所有女角色的口诛笔伐。
PS:雷姆尼斯事务所女接待员的“想要去热海”依然有效而且还是可以对应一个BE。
AI:性感辣环与逗趣瞳绊的双重快乐在双主角设置下,也就涌现了双AI ball的设定,除了瑞希继续自伊达的金色眼珠瞳绊为我们所熟习的逗趣设定,龙木的赤色眼瞳环则因此性感辣妹的形态呈现——觉得离SM女王大概也就少了一条鞭子:肉食女&食草男嘛,也是目前并不少见的新风潮了(比如《换衣人偶坠入爱河》)。
事实上本作实在还存在第3个“AI ball”,不过出于会剧透的考虑这里不能戳穿其身份。作为与前作不同的主要一点在于,本作中加入了AI ball的房间作为一个小小的家园设定——在个中可以进行换装(但是没有play),并且进行一些“人生咨询”之类的对话环节。换装内容仅在房间内有效,须要通过在游戏过程中得到的眼球来购买,在游戏菜单中还有类似于30年前的电子宠物一样的养成小游戏用来换取眼球。
在两个“AI ball”的双份快乐下,与它们干系的功能性设定也有增加,在《涅槃肇端》中新增了“快速透视”功能,可以短暂的查看对方内心的想法。
除此以外还有“现场调查”环节,可以根据园地细节、X光透视细节和热能视觉细节来探查园地,而AI ball在扫描过现场后更是可以通过信息还原来“离线”进行探查。游戏在每个章节都设置了这样的“探案”环节,在这个过程中须要探求证据然后完成一个类似于《弹丸论破》的“案情还原”,不过遗憾的是这个过程既没有什么寻衅性,也不存在太多的游戏乐趣,和剧情中的分支内容一样,都是一种“无意义的选择”。
情绪:缺少张力的故事呈现游戏的乐趣在于“故意义的选择”,但《涅槃肇端》在大幅度增加了游戏内容的情形下,并没有增加“故意义的选择”:梦境的设计中就涌现了太多倾向于但线性的“过流程”而不是谜题解答与规则思考,在现场丈量的环节则是完完备全的线性走流程,到了场景互动与人物对话的内容部分还是走流程——走流程可能不是问题,但问题在于游戏环节中涌现了大量的逛街式流程设计降落了故事的连贯性与节奏感,以及在插入的人物情绪故事方面呈现的并不算空想。
逛街式流程指的是游戏中要探求线索时常常须要满舆图转一圈——哪怕所谓给出了“线索”,一样平常也是地毯式全覆盖的流程,我大概理解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要给够和游戏中NPC互换与沟通的机会,从而建立起他们在剧情中的存在感,让他们从情绪层面打动玩家,来让这样一个天下在我们心中“活过来”,从而对付故事有更好的代入感与沉浸度。
在前作《AI:梦境档案》中,NPC的设计实在我个人以为算是挺不错的:缘故原由在于以网络偶像“A-SET”作为核心,把追星族应太、熊仓组黑帮老大、世岛议员等几个紧张的角色故事都很好的串联起来了。
但在《涅槃肇端》中,除了前作中这些角色还是连续得到了保留(虽然戏份上都大幅度弱化),还加入了搞笑艺人米治与内向少年祥磨父子、翻车鱼女仆亚麻芽和厨师严的“美女与野兽”、千金小姐绊与浪子转头莱恩的“美女与野兽×2”这样三对人物组合,以这样三对人物关系为明线,法螺鸟研究所和人体实验为暗线构筑了一个伟大的“社会关系舞台”,然而事实上打越还是证明了他更适宜在一个封闭空间做本格推理,而不是完成这样相对“社会派”的人物情绪塑造。
这三条线中的家庭情绪冲突与爱情线着墨都不少,但也都同样显得生硬和刻板,人物的形象也比较脸谱化,比较动人的大概是绊的回顾干系,以及莱恩抱着她舞蹈的桥段。
动作:没有必要的尬演QTE在《AI:梦境档案》中原本就相对尴尬的QTE动作戏在《涅槃肇端》中变本加厉——可能本来体验也就还好,不过合营本作的各种站桩演出,以及一堆人拿枪围着便是不开火等着主角方过台词;时而枪林弹雨人体描边,时而一枪偷袭就直接致命的尴尬设定,让人的体验便是真这么喜好动作戏,要不下次咱还是做个ARPG吧...
结语:在尬舞与ARG中的热血王道结局实在对付我个人而言,是非常喜好前作《AI:梦境档案》的,不仅仅是由于在二次元风格游戏中第一档次的画面,还有那些波谲云诡的梦境与盗梦侦查一样平常的设定,更是被个中应太的温情故事所打动,喜好伊丽丝和“阿赛特酱”的应援词,也喜好《城市猎人》冴羽獠风格的主角伊达以及他和AI BALL瞳绊那种相互埋汰又相互扶持的交情。
那么自然的,我会非常期待这次的《涅槃肇端》,从大的方面来看,《涅槃肇端》在整体故事的构造和叙事性诡计上展现了比初代作品好很多的水准;梦境的勾引性和关卡量也有大幅提升(但是品质良莠不齐,且很多梦境在想象力的表现上让人失落望);在保留了原作中BOSS、伊丽丝、应太等浩瀚出场人物的条件下又新增了大量角色,让这个城市和个中生活的人们显得更加的鲜活。
在前作中无节制的插科打诨荤段子在这一代被更换为各种neta的吐槽,而到了游戏结尾还在暗示玩家ARG的可能性这一点也十分有趣(暗示续作干系?)这些有所改进的部分也直不雅观的表示在媒体评分,在各个平台取得了86-88分的佳绩。
不过相对付离奇繁芜的案件设计与推理过程,对付剧情流程安排的节奏把控上本作还是有比较明显的“流程化”重复感,而对付人物细腻情绪的把控上着墨很多的几对人物关系并没有呈现出足够打动人心的不雅观感,这些原来也不是打越所善于的部分,以是大概也无需苛责——游戏真正想呈现的,还是在故事进入“解谜篇”往后打越那个“看吧,被我骗到了吧”的得意感,以是到了却局的时候,也无需考虑更多的理性,或者更多的合理性,柔弱少女也可以机枪扫射一骑当千、摩托车也可以腾空千米追逐火箭、终极还是参与了这次冒险的所有的小伙伴们凑集每一个人的力量,联手粉碎了幕后黑手的阴谋往后,用贯穿故事的“尬舞”将爱意传达和延续——以是笑着看完结局的我,也会更期待连续壮大的AI BALL“家族”,以及伊达和瑞希等盗梦侦查们,连续冒险和生活下去的故事。
++非常奥妙的整体叙事诡计+部分高质量的梦境设计+18岁瑞希的双倍可爱度+让人愉悦的热血王道结尾-平淡重复的流程安排与缺少张力的情绪呈现-了无生趣的尬演QTE-伊达和荤段子的NERF矫枉过正
游戏评分AI:梦境档案 涅槃肇端
AI: THE SOMNIUM FILES - nirvanA Initiative
笔者评分:8.2/10
MC评分:PC 88 PS 86 NS 85
steam评价:90% 325评价